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

时间:2022-10-21 10:16:09

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

“银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中国银行业长期以来热议的话题,可始终没能上升到正式实施的层面。2012年6月8日,“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破冰之旅正式启程。

建国以来的60多年间,法定利率始终是一块不可进入的雷区。中国银行业的利率始终掌握在央行手中。但有违犯者,必严厉查处。这是为了避免同业间为揽储而发生的恶性竞争。但也正因为没有了利率竞争,而使中国银行业变成了死水一潭,百病丛生。

2011年这个问题越发严重。2011年由于不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中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建国以来空前的高水位,使银行可以用于放贷的钱几近枯竭,使高利贷猖獗异常。而使中国银行业成为暴利行业,大批的中小微企业倒闭。既危害了中国的金融安全,也严重挫伤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银行业成为众矢之的。

也许是这样的现状,使央行下了决心,开始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破冰之旅。

发达国家的银行是如何实现“利率市场化”的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主要依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即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资金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将会发生扭曲。

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曲折、时间较长,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酝酿准备阶段,前后历经十余年;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前后历经5年左右。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主要集中于两个法案:即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定的《1980年废止对存款机构管制及货币控制法案》,和1982年10月制定的《1982年存款机构法案》。1986年4月,取消存折储蓄账户的利率上限,同时管理当局设定存款利率上限的权利到期,标志着美国“利率自由化”的进程到此完成。

与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相比,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显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还在小心翼翼地蹒跚学步。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似乎有点出格了。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日本的实践说明,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增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

很可能,在这一点上,中国会步日本的后尘。尽管中国实行利率有限浮动,但中国的大银行上浮利率一步到顶的动作,己对小银行发出了警告。这是件坏事吗?未必,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

阿根廷是拉美率先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但其“利率市场化”却是在国内经济不稳定背景下展开的。多次改革实施后,阿根廷国内利率迅速上升,利差进一步放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热情高涨,国内资金供不应求,资金需求者转向利率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导致外债过度膨胀,大批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最终导致债务危机,阿根廷政府只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放弃了“利率市场化”的政策。

此种情况在中国不大可能发生,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大可能发生。因为阿根廷与中国的外部情况不仅大不相同,许多地方甚至截然相左。

智利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并不顺利。1974年,智利政府开始推进经济自由化改革。到1979年,银行私有化、“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等改革就已完成。由于智利的“利率市场化”的各项基础条件尚不成熟,1976年至1982年,智利出现了一个超高利率时期,年平均实际利率高达32%,银行大量破产,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公布指导性利率的方式,宣布重新对利率进行管制,并对银行进行重组。直到银行重组基本完成后,智利中央银行才不再公布指导性利率,而转向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

其实我们重放智利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似乎也很正常。“利率市场化”所导致的金融业的大洗牌,也许并不是件坏事。很可能是件大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国家、拉美地区国家、日本等。

可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金融危机是“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吗?我们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利率市场化”将怎样改变中国银行业?

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不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并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6日起,央行第二次降息,采取“不对称降息”: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

“不对称”下调是个新鲜的词儿。存款利率浮动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就是“不对称”下调。

一方面,央行的《决定》将浮动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也就是说,最高利率不得超过3.25%×1.1=3.575%。

于是,一大批大银行,如中信银行、民生银行,闻风而动,立即将该行的利率水平一步到位,上涨到了上限水平,占据利率高地,以最大程度地争取储户的存款。

不一定所有的银行都会这样作,只有拥有大量贷款需求和信誉良好的贷款资源的大银行,不良资产率偏低的大银行才敢如此。

中国金融业一直存在着过高的存贷利差,其形成历史渊源长久。那么,今年的两次下调利率,会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水平发生重大影响吗?

按照央行文件,贷款方面,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同时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通过基本测算,此次降息将令银行业净息差总体下降2.7至6.9个基点,净利差下降1.2至5.4个基点。

但由于大部分银行的贷款会在今年年底和明年才开始重新定价,因此本次降息对于今年银行业的利润影响基本不大,不过,2013年的行业总体利润增速,将可能下滑1到2个百分点。

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降息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水平的影响,按照今年第一次降息之前的贷款利率可下浮10%计算,当时一年期贷款利率最低为5.9%,经过两次降息后,最新的利率为6%,按照新规定下浮30%计算,最低一年期贷款利率是4.2%,前后对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因此不难看出两次降息的力度非常大,体现了央行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决心。

上一篇:上虞市“城中村”改造思路探究 下一篇:某工程中央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技术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