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面双手投掷实心球》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21 09:14:33

浅谈《正面双手投掷实心球》的心得体会

上学期上了一节初三年级的“正面双手上手投实心球”课,整体感觉还不错。

课的内容为“正面双手上手掷实心球”和素质练习,这项运动是我们衡阳市中考的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它符合初三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并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成功做法

巧妙激趣,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什么都不难,本课通过巧妙激趣的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首先,在开始部分通过激趣,由“热身慢跑”和“热身操”激趣。当学生在练习当中,放开了手脚,气氛和学习劲头都上来了,整套操学生模仿得很认真,也很开心。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喜欢上我。同时,由于热身操的运动量中等,且适时以肩部动作为主,为实心球的投掷做好了充分的生理准备。

其次,在技术教学时,我以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示范、学生比较、评价等方式进行。比如在讲解技术动作前,我便直接提出问题:“老师已经教授了此动作,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揣摩和练习,认为哪种站立姿势更好呢?”同学们便开始徒手练习并议论起来。这时我找了两名动作不一样的同学到前面做示范,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找出两人的不同点。做完后大多数同学都能观察出两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脚的站立姿势,我抓住时机问:“是前后开立更容易发力,还是左右开立更容易发力?”。学生模仿练习后都能找到更有利于发挥成绩的站立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后来通过几次的分组练习、学生示范,同学们又都很认真的进行了观察,做出了比较,很容易的找到了“抛得远”的方法,并且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所以使得绝大部分同学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同时,我在教学中间穿插放松游戏“实心球绕人接力比赛”,把学生从无聊的重复练习中拉出来,给课堂练习注入新的生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在后面的学习中,包括直臂出手动作的学习,分三步进行投掷的学习,同学们都很认真。这就是兴趣的魅力,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动力,课堂才有生机。

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技术教学;对于初三的学生,在实心球的教学中应考虑学生动作掌握得完美,还要刻意追求投掷远度,因为这项运动是中考体育测试三个项目之一。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掌握持球手型和持球部位等技巧的训练上;其次,投掷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往高处投,围绕“高度决定远度”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最后,纠正学生投掷时出手屈臂的情况。总之,从细节入手,从技巧的掌握开始,力求学生通过练习投掷出最佳成绩。

利用游戏进行补充练习;本节课的主教材是投掷实心球,是以上肢练习为主,因此在后面设计的游戏是以下肢活动为主,进行补充练习,促进身体平衡发展。同时,安排4人一个小组进行游戏,提升课的运动量,提高课的练习密度。

有效开展表扬与批评。在一节课中,表扬与批评是必要的,表扬有激励作用,批评有遏止作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效的进行表扬与批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

2.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有些“放不开”,总担心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说不到“点儿”上,总想替学生补充,这样就会使探究不够完全自主,降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标准。

课后的放松部分没有安排,如果安排一段听音乐的放松操或舞蹈,就更好了。

3.教学心得

想上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的课,必须去认备课,去钻研教材内容,去钻研教法、学法,从过去平时课堂中去了解学生、分析学情(如学生在投掷实心球时,出现的这两种现象较多一是光用手臂力量投掷出去;二是有力用不上,不能很好的协调用力。),真正找到适合学生的练习手段,在目标难度上设置要合理,在练习原则上循序渐进,同时,方法手段上要有创新,有新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个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为什么有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跟老师走,教学目标达成度很高,教学效果很好,形成一种高效。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高效,成为高效课堂,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有直接关系。

当学生面临学习困难,特别是比较差的学生,我们教师不能置之不理,首先要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再加上教给他们切合自身实际的练习方法,加以正确引导,耐心细致地讲解,不厌其烦地指导,督促其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保证能教好每一位学生。

收稿日期:2014-08-15

上一篇:浅析如何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 下一篇:爱,让教育教学效果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