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时间:2022-10-21 08:39:3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084-02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儿科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MP不仅损害呼吸系统,又可导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现将我科近2年来诊治MP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6m至12岁,其中6月至3岁6例,3岁---6岁22例,>6岁38例,病程

1.2 临床表现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发热64例,其中体温低于38℃ 8例,38-39℃ 10例,≥39℃ 48例,以弛张热或不规则发热为主,热程2~15d,66例患儿均有咳嗽,有单声咳,部分有刺激性咳,58例以干咳为主,8例伴有咳痰,其中2例咳黄色痰。体征:入院听诊两肺呼吸音粗,16例双侧闻及湿罗音,3例单侧闻及湿罗音,40例单侧呼吸音减低,2例双侧呼吸音减低,5例闻及痰鸣音,15例伴肺外表现,以年长儿多见,其中心肌受累8例,表现胸闷、气短、乏力、心肌酶升高;神经系统受累4例,表现头痛、呕吐;肾脏受累1例,表现血尿、蛋白尿;皮肤粘膜受损2例,表现躯干部荨麻疹,消褪后无色素沉着。

1.3 实验室检查:66例患儿于入院后2-5天抽静脉血查MP-IgM阳性,其中4例1周后复查亦阳性。外周血白细胞(4.0~10.0)x109/L 41例,>10.0x109/L25例,心肌酶谱异常8例,胸片检查:右肺上叶大片模糊影8例,右肺下野大片模糊影23例,左肺中野3例,左肺下野6例,双肺纹理增粗紊乱26例。

1.4 治疗:应用红霉素25~30mg/kg.d,静点10~14d,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出院。继续口服罗红霉素,总疗程3W左右。对红霉素不耐受,予阿奇霉素静点,5~10mg/kg.d,静点2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间隔3天,改口服。对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加头孢类抗生素,对反复高热,症状重,早期予激素治疗,对于反复发热,咳嗽,迁延不愈静脉给丙种球蛋白,连用3天,对于存在肺外并发症,予以保肝,营养心肌等治疗。

2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全年四季散发起病,秋冬季多见,多发于学龄前,学龄儿童。病程长,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剧烈咳嗽,多数为干咳,青霉素及头孢类无效,应用大环内酯类效果好,部分病人有肺外表现,是由于MP抗原与体内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等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当MP感染机体后,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组织产生交叉反应,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系统以外其它靶器官病变,出现相应症状,特别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的诊断更为困难。由此提示儿科医生,重视MP的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用足量、足疗程大环内酯类药,尽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下一篇:急诊医生医患沟通和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