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时间:2022-01-27 02:37:03

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060-02

【摘要 】 本文通过分析收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临床资料,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研究表明,妊娠期水肿、肥胖、糖尿病、高频电刀的使用等因素增加了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比率。针对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于减少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切口尽早愈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 妇产科手术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女性在手术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引起切口脂肪出现液化。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32例女性实施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2例施行腹部手术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其中施行剖腹产手术的患者31例,施行其他妇科手术患者11例。

1.2临床表现:42例患者术后大多数并没有感觉异常,但在术后3~10天给患者换药时发现有淡黄色液渗出从切口往外渗出,按压切口渗液可增多,切口无明显的红肿现象,但可见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边缘的皮下组织愈合不良,有时仅表皮相连。有30例患者在术后3~5天开始从切口流出渗出液,17例患者在术后7~10天才发现。42例患者中有7例体温升高,但都没有超过38.5℃。

1.3 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对症治疗。加强手术切口的护理,防止出现感染。术后48小时腹部切口用微波疗法处理,每天2次。此疗法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的吸收,缩短切口愈合的时间。需对患者腹部伤口每日都进行检查,如发现切口有少许渗液者,立即采取措施,可以每天挤压切口1~2次,挤压时近可能将渗出液挤净,然后将伤口消毒后覆盖碘伏纱布,并辅以物理治疗。如果患者渗出液多或长时间向外渗出,应拆除部分缝线同时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冲洗伤口,对伤口施行加压包扎或在严格消毒下,清除坏死组织,并在创面均匀的撒布α-糜蛋白酶,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加压固定切口,一般每两天换一次药。如渗出液量大,经上述处理五明显效果,则拆除脂肪层线结,充分引流,待切口渗出液的量明显减少、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后进行Ⅱ期缝合。对于一些症状较重的患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物理及支持疗法。另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疗法,比如皮下置管负压引流疗法、应用微波、氦氖激光及特定电磁波进行体外照射疗法等[1-2]。除此之外,还可配合应用大黄、芒硝,将其外敷于切口,此法可加快切口的愈合[3]。采用丹参及持续负压吸引疗法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此外,所收治的42例患者均有合并症,合并肥胖者21例,合并贫血者13例,合并滞产者3例。其中合并2项以上者15例,产科9例,妇科8例(5例贫血合并肥胖、3例糖尿病合并肥胖)。6例妇科手术采用了高频电刀。

2 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42例全部治愈。其中6例Ⅱ期缝合,所有患者切口均未出现感染。切口愈合时间大都在7~15天。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造成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是肥胖。因为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给手术的施行增加了难度,而且在手术的过程中会对脂肪组织造成损伤,使脂肪组织发生缺血而引起坏死,从而导致渗液的产生进而延长切口愈合的时间。

近年来,随着一些手术器械的发展,高频电刀在手术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可能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加上脂肪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从而导致切口产生渗出液,影响切口愈合。有报道称,在对妇科手术使用高频电刀时,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比例能够占到36%。此外,在对患有妊娠期水肿,滞产的病人施行手术时由于操作困难,延长了手术时间,从而导致切口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且由于肿胀的脂肪组织血液循环差,也成为导致切口渗出的重要因素。手术病人如果同时患有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可使局部愈合能力降低,脂肪细胞肿胀缺血,发生坏死,形成脂肪液化。缝合手法、切口暴露时间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缝合过程中缝扎过紧、过密,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通畅,组织缺血坏死而引起脂肪液化。缝扎过松止血不彻底,继发出血或血肿,还可能漏缝而遗留死腔致脂肪液化。在用酒精对切口进行消毒时,如果操作不当致使酒精进入切口,也会导致脂肪组织破坏液化。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脂肪组织表面干燥损伤坏死或挤压、钳夹等机械作用下极易发生脂肪组织创伤坏死,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此外,患者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也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4]。

4 预防

施行手术的病人如有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在术前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使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合并糖尿病者,术前调节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糖水平,控制糖摄入。提高手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加强外科基本操作;对环境及器械进行充分的消毒灭菌,减少切口污染;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尽量做到轻、巧、稳、准,止血要彻底,对形成的血凝块进行充分的冲洗;尽量减少对脂肪组织的机械刺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操作。缝合时尽力做到将组织恢复到原来的形态。缝扎时既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更不能留下死腔。在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酒精进入切口。如果施行手术时使用高频电刀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时间,避免反复切割大块组织电凝止血。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密切注意观察切口恢复情况,一旦出现切口渗出要及时处理。对于易发生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者以及手术困难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多的患者,在术后对其进行换药时,需仔细观察伤口是否有渗液以及敷料渗出液的颜色和数量,并观察手术切口边缘的皮肤有无炎症。总之,只有在术前细致检查,在术中仔细认真的操作,在术后密切观察,才能预防切口脂肪的液化。

参考文献

[1] 陈金明,何敏君.皮下置管负压吸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9例[J].浙江医学,2007,29(7):747.

[2] 陈丽函,朱楚刁.综合物理治疗对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13.

[3] 张继志,孔庆平,陈建雅.丹参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体会[J].新医学导刊,2008,7(16):16.

[4] 边文平. 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5.

作者单位 750102 永宁县人民医院1 750100 永宁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

上一篇:宫颈水肿的诊断与处理 下一篇:经腹子宫肌瘤剜除术32例手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