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识字,重在激趣

时间:2022-10-21 08:28:27

快乐识字,重在激趣

摘 要: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先识字,再学习拼音。所以,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就成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情境;故事;奖励

现在一年级学生要求认识的生字比以前要求高,不仅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会读,而且单独出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要会认。那么,如何让初入小学的孩子大量识字且乐意识字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总结了一些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方法,在这里写下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七八岁的孩子形象思维有优势,因此,图文并茂的教材及其精美的插图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插图,帮助学生记忆。首先,我把课本上的插图放大到投影仪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去说,再随机出示学生叙述当中出现的一些字词,引导识记。如,学习“鸟”字时,我先大屏幕显示课本插图,插图旁边是“鸟”字的甲骨文,然后让学生观察。学生一下就知道这是什么字了,并且想象了插图中的鸟在干什么,又引出了其他词汇如,“飞翔、劳累、休息”等词,加大了识字量。接着我指着“鸟”字的甲骨文告诉他们,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鸟的形象创造了这个字,“鸟”字的一点就是小鸟的眼睛,这样,“鸟”字学生就牢记于心了。

二、故事加表演,趣味识字

故事总能牵动孩子的心,再加上游戏,识字效果更佳。如,教学“木、禾、马、鱼”几个字时,我先让孩子观察画面,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有一匹马,急匆匆地在路上跑,一不小心跑进了长满禾苗的地中,一截木头把它的腿划伤了,它就跑到河边清洗,结果河中一条鱼跳了出来……”随着故事,我相机出示了“马、禾、木、鱼”这几个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把它们与故事联系起来,很快就记住了。我还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学习借用别人的成果来教学,也采用编故事的形式巧记字形。如,“告”字:大口咬掉牛尾巴;“休”字: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闪”字:一人进了门。当然也可以编口诀记忆,如,“磨”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方,并列两棵树,长在石头上;可以编顺口溜识字,如,“口”字:一张大嘴四方方。教“国”字时为了说清笔画顺序,我又讲了故事:玉姑娘来家做客,先要把她请进来,然后再关门。可不能人家还没进来你就把门关了,碰人家一鼻子灰呀。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也就记住了这个字及其写法。

三、掌握方法,自主识字

只要掌握方法,孩子们就可以自主识字了。比如,帮助孩子了解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如,学习“口、耳、目”这几个字时,我先出示它们的象形文字,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字,然后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孩子恍然大悟,接着不失时机地出示相应的汉字。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想学吗?最后,在学完这课生字后,孩子们不但牢牢地记住了这些生字,还找到了一些文中没有的象形字,相互交流,大大丰富了本课的识字内容。再比如,可以讲解偏旁让学生记住同一类字。“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提手”旁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足”字旁表示与“足”“脚”有关的意义。

四、及时奖励,积极识字

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就要让他们多识字,奖励也就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习“铅笔、橡皮、田格本;我们、写字、要用心”两组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引入新课后,先让学生自己认读,再给文中的词语与图中对应的物体连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以形象记忆为主,学生自己动手为图文连线,识字变得直观而形象,学生记忆效果自然就高。然后为连线正确的学生进行奖励,小红花啦,铅笔啦,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一旦变为奖品,在孩子们眼中就有了不同的意义。这也会刺激其他的孩子更加努力。最后,告诉孩子们,我们写字、认字都要用心。

五、家长参与,课外识字

我觉得在课堂上识字毕竟时间有限,如果让家长也参与进来,那将大大提高孩子们识字的热情。通过和家长的电话、信息沟通,我大致了解了班上孩子的家庭情况,然后根据不同状况给家长提出建议,帮助孩子课外识字。例如,给孩子订些小学生报纸,和孩子一起阅读,边读边让学生用手指认读。或者买来童话书给孩子讲故事等。这样,不仅孩子的识字量上去了,而且,培养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家长们也乐于接受。

等孩子有了强烈的识字愿望后,告诉学生,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只要你留心。比如,在家看动画片时,仔细看字幕。再比如,在大街上行走时仔细辨认广告招牌上的字等。这样,识字就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了,而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了。

总之,虽然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集思广益,再加上自主创新,以兴趣作为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并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教学。并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去识字,我想我们的识字教学将是充满快乐的。

参考文献:

任士建.活用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J].校长阅刊,2005(12).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

上一篇:关于农村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海底捞‘人本物流’旋风”刮到烟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