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恩海姆的“空间”原理

时间:2022-10-21 07:51:21

[摘要]空间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而且还有视觉、知觉上的属性。本文对阿恩海姆的“空间”原理进行了简要的述说。并举例说明了“空间”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的应用。对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和建筑艺术设计还有室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阿恩海姆 空间 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 建筑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89-01

阿恩海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之一,他对艺术心理学、美学、教育、建筑和媒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创建性的贡献。他的许多著作都被翻译成了中文,如《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成为研究艺术心理学的权威性教材。

一、“空间”原理简要

空间,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表现为长度、宽度、高度。从古希腊哲学对宇宙空间思辨到当代对外层空间的探索,空间问题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野。空间和时间具有客观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空间是以形态的方式而存在的。其空间的基本要素是由抽象化的点、线、面、体所组成,由于它们抹掉了物质和非物质特性,所以,常又把他们称为概念要素。限定要素是构成空间形态不可或缺的要素。基本形是由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几何特征的形体。

在纸面上画条直线,这条直线看上去不像是位于纸面以内,而是悬浮在纸面上方的空间之中。由于这条直线并没有把那些空旷的背景分裂开来,位于它下面的平面看上去仍然是一个未被分割的连续整体。如果在纸面上所画的这条直线果真看上去位于直面之内,那么纸面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分裂。这是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空间”原理其中的一段话。点和线是组成空间物体最基本的要素。

公共轮廓和“图-底”关系是在“空间”理论中尤为重要的基础理论。我们在欣赏绘画作品或是设计作品时,公共轮廓的运用也很常见。布洛克的油画作品,看似是两张脸,但这之中有其公共轮廓线,当我们把公共轮廓放在两张不同脸上,就会发生巨大变化。这种方式画出的绘画作品能使我们感受到某事物的物质存在,然而在你稍一恍惚的情况下,它又变成了形状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物,而且同样的也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物。在阿恩海姆的“空间”原理之中还讲述了关于重叠、简化、透视等造成的空间变化、立体主义与空间结构的结合等。毕加索的《亚维浓的少女》和《格尔尼卡》这两幅画作是体现立体主义的经典之作。从画面中对事物的描绘,我们可以领略到在同一个平面之中,利用夸张、扭曲、剧烈变形和几何彩块的堆积等手法所完成,最终展现的是不同空间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果。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运用

我们自身生活在一个大的空间之中,但是每一个小范围的空间独特性都需要人们的智慧进行重新整合梳理来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和精神享受。“空间”在艺术创作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画面,增添了层次感,使整个艺术作品更有灵动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这一要素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空间的创造也是多样而又复杂的,即要求在水平方向上对形体进行有层次、有规律、有变化的分割,又要求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定的韵律感,把各个层次相互地联系起来。在室内设计中,空间分割的合适与否与整个方案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密切相关的。室内设计的分割可以按照功能需求和原始结构来进行适当的处理,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随着应用物质的多样化,立体的、平面的、相互穿插的、采光、照明、陈设的简繁以及空间曲折、大小、高低和艺术造型等手法,就能产生多种多样的空间形式。

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流水别墅这一作品是为考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附近的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赖特选择了一个地形冗杂、厚水跌落的地点,把别墅建在小瀑布之上。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这个特点也奠定了这一别墅的空间独特性。这个别墅的室内外处理上都堪称典范。流水别墅共分为三层,每一层都如同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托盘,支撑在墙和柱墩之中,一边与山石连接,另外几条悬伸在空中,各层托盘大小和形状都不同,空间的切割和分离还有凹凸都有一定的变化,它们以不同的方向远远近近深入周围的山林环境之中,使之融为一体。阿恩海姆认为,空间不是由其本身生成的,它是自然和人工建筑群体创造出来的。从流水别墅的外观上看,整个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以一种独特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这个别墅成功之处就是以一种疏密有致、有虚有实的形体与所在的环境的山林水木紧密相融,建筑物与大自然相互渗透,汇为一体,相互映衬。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鉴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建筑内外的空间之中。

三、结语

阿恩海姆对“空间”的阐释,为我们解读各种艺术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对于本人所学的环境艺术涉及中所触及到的问题有了基础的“空间”理论依据,对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和建筑艺术设计还有室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宁海林(译).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宁海林,马明杰.阿恩海姆的建筑空间观[J].城市问题,2006.

上一篇:我国电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品牌策略探析 下一篇:民族餐饮品牌国际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