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争议名称后期处置的途径选择

时间:2022-10-21 07:24:30

企业争议名称后期处置的途径选择

企业名称争议的处理已是近年来企业登记管理机关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经调查核实认定被争议的企业名称为不适宜的企业名称的,登记机关责令被争议企业限期予以更名。执法中。大多数被责令更名的企业能及时办理名称变更,但仍然有少数企业拒不更名,由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均未有相关的行政处罚依据,因此对少数拒不更名企业的处理已成为登记机关在处理名称争议案件中颇感困惑事情。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认为。对这类企业的处理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

其一,强制更名。企业对被依法认定为不适宜的企业名称而拒不更名的问题,江苏省工商局曾于2000年向国家工商总局书面请示,总局在《对责令更名有关后续处罚问题的答复》中明确规定:“由于企业拒不办理名称变更登记。致使纠正决定执行受阻的。该企业的登记主管机关应按《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28条进行处理。”该条的核心是“登记主管机关可以强制更改企业名称。扣缴企业营业执照”。这就给登记机关有了依法行政的回旋余地,对名称争议处理中拒不更名的企业,可充分运用该条款,强制其改名。其具体操作为:1.登记主管机关依据该条规定,再行下达强制更名的决定。2.若当事人仍未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变更名称,登记主管机关应根据强制更名的决定,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或直接走变更登记流程)。在该企业名称之后标明:“(根据××决定该名称已被依法认定为不适宜的企业名称而被强制更名。)”该企业再行申请有关变更登记,所重新核发的营业执照在企业名称之后将“(根据××决定该名称已被依法认定为不适宜的企业名称而被强制更名)”的字段予以自行标注。此做法的意义在于:一是有法定依据。即登记主管机关依《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28条作出的强制更名决定;二是登记主管机关依据行政决定在其名称之后的标注并未直接改变其名称并侵犯其名称自利:三是在法律法规对不适宜企业名称纠正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名称后缀标注,迫使企业履行登记主管机关强制更名行政决定的义务。

其二,以主体名称“不适宜”为由进行处理。企业登记主管机关作出“不适宜企业名称”认定后,该被争议企业名称即处于依法应予以纠正的状态,如果该企业向登记主管机关提出有关工商登记事务的申请,登记机关可直接以“以不适宜的企业名称作申请”为由,驳回申请,直到企业依法办理不适宜企业名称的变更为止。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工育局)

上一篇:实施“三个转变”推进“两个延伸”落实“四个... 下一篇:坚持“四个统一”搞好监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