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10-21 06:26:41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进度不断推广的今天,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教师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加以改善。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33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不断追寻精神生活上的充实,在这样的生活理念的引导下,教育教学领域内部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挑战和发展机遇,教师如何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抓住这种机遇,也成为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应该注重的教学问题之一。在这种发展机遇之下,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成为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改善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能够进一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方式的应用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存在的教学弊端也得以显现,需要教师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加以改善。具体来讲,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能够发挥的积极教学作用

一方面,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讲,教师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注重以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为主,在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制约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上,很难获得自我学习上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不用说实现对自我学习的较大突破了。实际上,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主动性是完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因素,也是提高和改善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恰恰能够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要求,实现促进学生积极性提高的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对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践行,能够起到促进课堂教学新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比较落后,长期以来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的使用,也是和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相关的。当前,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恰恰是一种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新事物的存在,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践行,实际上也是对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践行,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打破,将有助于不断促进和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

首先,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完全放任学生,不能够忽略教师在课堂之中的主导性地位。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的应用产生了错误性的偏差,在对该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中,教师误认为放权给学生就是要将学习的责任完全让学生自己来承担,自己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地带,不对学生的学习承担责任,这样的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正确性发展。

其次,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在问题的设置上不够合理。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候为了完成一堂课程的教学任务,或者是充实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会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然而,学生在这种价值含量不高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中,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收获。

再次,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有可能会产生课堂秩序混乱的教学现状。合作学习最大的教学隐患就是学生的学习秩序的混乱会造成课堂教学秩序的混论,缺乏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作用。

三、解决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一,针对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时,产生的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发挥的不充分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课堂引导的方式加以改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特点的表现就是,在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地位处于中心位置上,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拥有较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并掌握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权力。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对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满足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为此,教师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巡视,对学生的讨论进度有个及时的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

第二,针对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时,产生的教师的问题设置不合理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谨慎设置问题的方式加以改善。具体来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方面需要契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那些学生通过简单的书本查阅等方式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留给学生自己解决,而对于那些具有探究价值和探究意义的问题,教师就应当作为学生讨论的重点题目,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加以探究,这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第三,针对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时,产生的课堂教学秩序不能良好的维持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纪律的规约这一环节加以改善。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制定严格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生尽管是在互相讨论,也应当对其样遵守。这些制度应该包括学生的组内发言情况、搜集资料的情况以及课堂和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鼓励性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遵守课堂教学的秩序,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课堂学习纪律。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规划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对学生在组内的表现、查找资料的完善与否,或者是通过小组之间的对比等方式,对学生加以评价。也只有这样,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自律性才能够得到保障,而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至于受到打击。

总之,以上笔者仅仅提及了几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

上一篇:规则锯齿状结构面受力变形过程模拟研究 下一篇:提高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