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化 千年古县 客家祖地

时间:2022-10-21 05:54:57

闽西绿色明珠

宁化地处闽江、赣江、韩江“三江”源头,土地肥沃,植被丰茂,溪河纵横,生态宜人。境内耕地面积42万亩,山地面积279万亩,森林覆盖率74.2%,是国家和省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重点林区县、全国油茶重点县、“中国虎杖之乡”、福建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福建5个边贸开发实验区之一。

世界客家祖地

遍及海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人,与宁化存在渊源关系的姓氏达210个以上,其族谱绝大多数把原在宁化生活的客家先人尊为始祖,把从宁化迁出的第一代客家人尊为开基祖或一世祖。海内外客家后裔与宁化的血脉渊源明晰可溯,客家民系方言、民俗、建筑及文化意识等皆与宁化存在源流关系,宁化及其石壁是世界客属公认的祖籍圣地,孕生客家民系、客家文化的“神圣摇篮”,客家人寻根谒祖的“朝圣中心”,已连续成功举办18届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大典及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祭祖活动,客家祖地品牌在海内外客家人中的知名度日渐提高。

石壁村的客家祖地,建筑宏大,布局以对称为美,走过日月池、石牌坊、寻根路、姓氏柱、溯源桥,进入祭祀广场和怀祖殿,就仿如再走了一次客家先民南迁之路。

千年文化古县

宁化建县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涌现了宋杰出诗人郑文宝,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方志家李世雄,清“扬州八怪”之一黄慎,隶书大师伊秉绶,理学家雷鋐等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辰,垂辉千古。联合国地名组织认证宁化为“千年古县”,文化部授予宁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石壁客家祭祖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化客家山歌、擂茶制作工艺、石壁客家祖地祭典、宁化古游傩、宁化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游客而言,石壁村中还保留着传统的客家擂茶,可以很方便地体验这一“绝活”,其中有一家名为“张三金”的擂茶馆,是当地第一家。

著名中央苏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召唤,13万人中有1.37万儿女参加了工农红军,全县人民为中央苏区政府和红军筹粮筹款,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筹粮模范县”和“扩红模范区”。1930年初,率领红四军途经宁化时写下光辉词章《如梦令·元旦》。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湘江战役中,由宁化子弟组成的红34师担任后卫,浴血奋战,牺牲殆尽,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脱险北上。如今在宁化城南有长征集结出发地广场可参观游览。

海西旅游胜地

宁化境内的天鹅洞群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牙梳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石壁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蛟湖是国内最深的岩溶湖,“杉木王群”亩蓄积量居世界之冠。宁化现有老虎岩洞穴遗址、下曹村古建筑群、豫章书院、陈塘红军医院旧址等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石壁客家祖地、红军长征出发地和天鹅洞被列入福建省精品旅游线路。为突出打造“客家祖地”旅游品牌,宁化组织实施了客家祖地祭祀主轴、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客家美食文化城、客家慈恩生态文化园、客家祖地博物馆、五星级客家国际大酒店等一批新的客字号旅游项目建设。今年6月,国台办正式批复授予客家祖地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8月21日,石壁客家祖地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通过省级初评。

上一篇:宝岛有味 我的宜兰鸭赏 下一篇:我的教育有时不太适合在电视上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