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鉴 第24期

时间:2022-10-21 05:35:18

《悬崖边的绿城》

标准普尔点了沿海家园、绿城中国、上海证大、盛高置地、上置集团等6家企业的名,认为如果市场继续疲软,这些企业将顶不住。(lightsuan)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赌场,在单边市时,你一味地压多,肯定赚大了,但你如果不会适时收手,功成身退的话,你也会一输到底。

这次轮到绿城了。其实,宋卫平有点像当年的唐万新,绿城就是当年的德隆。如若绿城倒掉,则中国房地产面临的风险将被进一步放大。(1234daddysam)

《光伏之战》

后的必然,地方政府对新能源和光伏产业扶持拉动造成一窝蜂无序投入,曲终人散后光伏产业要想想我们有什么优势。(taihills)

在国内地方政府帮忙下无序的重复投资,已经让光伏产业快速产能过剩。就算国外的市场不自我保护,仅凭国内不同地域企业的恶性竞争,中国光伏企业的路注定已经很短了。大家都看得见出口的光伏产品:价格降了多少?结算方式后退了多少? 产品有了生命才有前途,掠夺式的快速扩张,实际是自己在“寻短见”。(讲真话吧)

《乔布斯:不可复制的怪人和控制狂》

文中提到JOBS对日本的迷恋,是的,凡是在日本逗留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所有的人都追求完美的民族,难怪日本人对几乎所有的外国产品看都不屑于看一眼,唯独对JOBS时代的苹果产品如痴如醉。(5678abchapp)

书中对乔布斯古怪、复杂性格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人。人们对乔布斯疯狂崇拜以至于神化,有谁能想到此人的怪癖和强烈的控制欲?中国文化塑造的苛刻环境并不适于乔布斯这样的怪癖天才的存在。(网友)

《欧债:戛纳峰会的焦点》

欧债和美债一样,是个无底洞,拿人民币是绝对填不满的。

我们不是富国,人口众多,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咧。不要充胖子搞慈善。(耷耷)

欧洲的法律体系正在阻碍防止危机蔓延的行动,这需要欧元区成员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多方面的协作。中国就算资金“输血”也帮不了大忙。(PF)

欧债的问题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欧盟、欧元区及成员国之间复杂的政治构架。(网友)

优化微观商业环境

中国微观商业环境的不理想,就民营企业而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审批过多过频,各种年检、审批及行政许可过多,运动式行政执法频率过高;其次是税费过高,增值税税率与社保费费率较高,收费项目较多,企业负担比较沉重;其三是部分行政部门办事效率太低,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率;最后是大部分小微企业在信贷融资方面融资成本高,一些运输环节存在关卡多、收费多、罚款多问题,直接推高了企业成本。

为此中央提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并从市场资源配置角度,强调有区分地减少前置审批和放弃部分审批,这将整体降低企业经营的壁垒与成本,有利于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向市场竞争,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对消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央强调优化微观经济环境,但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地方财政正进入较为紧张的时期,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政策面临较大的执行阻力:一是税务部门每年都有增税计划,每年都对税负人员有超收奖励的制度,这事实上会造成整个征税机制衍生增税动力与惯性,短期的政策作用很难对冲其负面影响;二是地方政府很多税种都有分成性质,减税以后地方税率会降低,这必然降低地方政府执行减税政策的积极性。更何况,针对小微企业的大多是地方税种。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

“失去的十年”与中国对策

万磊

“失去的十年”不是新名词,但现在在全球舆论中屡被提及。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IMF)拉加德即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发出预警“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失去的十年”。

无独有偶,本月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亦发表文章,称欧洲可能重蹈日本覆辙,经历“失去的十年”。克劳斯写道,“一个没有经济增长的十年,一个永远削减开支、实施紧缩的十年,一个社会不安的十年。”

当然,欧美的经济现状与其前一阶段的过度挥霍存在直接关联。可以说,紧缩与衰退是回归平衡的必然过程,这一点是即使渴望依赖经济业绩民意支持的政客们也必须面对的规律。

最近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表示,金融危机造成的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这样的经济形势判断无疑会影响到中国下一阶段的政策方向。

如果诸多高层的担忧成为现实,那么,中国如何应对?

答案还是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演化的经验与路径上找。除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发育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之外,中国的成功关键在于稳定的社会秩序与政府政策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表现在随时根据内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宏微观游戏规则,必要的时候通过国家力量进行推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繁杂的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谈判成本和漫长的程序决策时间。把对的事情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决策与执行的双重效率优势与区域试点性的政策探索结合,在过去三十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业绩。

如何将这一传统延续到下一个十年,尤其是外部环境悲观气氛蔓延,欧美经济收缩打压中国出口经济的局面下,政商学界积极倡导的内需驱动模式能否在中国得到彻底实施,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乐观的是,政策传统的优势仍然可以在下一个十年发挥效力。

现在,需要把注意力从芜杂的政策争论转到切实的内部增长策略上来。运用国家力量排除来自垄断利益集团等各个层面的改革阻力,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拓展民企在各个行业的生存空间。同时在收入分配层面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在改革中受益,以培育可持续的稳定的消费群体,为经济增长贡献坚实力量。如此,中国在外部环境恶化中则可以继续以往的经济增长成绩,再一次渡过难关。

看待煤电矛盾应回归常识

李廷祯

本月能源行业最有趣的新闻,是中电联“大战”郎咸平。

郎先发了一篇《谁在忽悠电力紧张》,认为五大发电集团并未亏损,而是嫌钱赚得不够多,为了提电价,导致人为电荒;中电联回敬一篇《不“忽悠”的电力紧张事实》,针锋相对。

想说一个常识:米面油蛋都涨价了,面包店老板要么让面包涨价;要么缩小面包个头;要么不务正业甚至破产。

火电也一样,燃料成本占发电成本70%。全国推行资源整合,导致煤炭形成了以省为界的“区域垄断”,涨价不断;而火电上网价格却受发改委管制,不让涨价或涨幅很小。

于是,五大集团要么搞少发少亏的“电荒”,要么不务正业去挖煤,乃至濒临破产。

中国火电装机,占到电力总装机70%,而发电比例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运行稳定、造价低廉。同样的火电装机,相当于3倍的风机出力。

“污染高碳”的火电,是真正的中国能源“中流砥柱”。

反观因节能减排而兴的非化石能源,虽实现了装机跃进,但目前普遍走入“瓶颈”:风能因间歇性导致并网难,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核电在日本地震后身陷安全争论,生物质能源原料集采困难,水电也频现环评和地质难题……

一些“零排放”产业,如高铁、电动汽车,其光辉也在逝去:靠火电为主力的电力牵引,只是减少沿途排放和热岛效应;在整体排放量上,毫无减少,反而能源经多次转化后,利用效率不如直接烧油!

若说节能减排,“中流砥柱”还是火电。2010年中国火电煤耗333克/度,“十一五”期间下降37克/度,比美国火电厂的效率还要高2个点。

2010年,全国发电量4.23万亿度,按火电80%比例和煤耗降低10克/度,每年可节约标煤3300多万吨,相当于减少110个年产30万吨的煤矿!

这也是一个常识:电煤的100个能源单位,34~38个单位在发电环节被转化,60%多浪费;38个单位进入电网输配环节,有6%~7%线损,即损耗3个单位左右;余下35个单位进入千家万户,家用电器电机的做功效率仅2/3,也就是只能利用不到22个能源单位!

若要节能,是在发电环节上,把38%提高到超超临界机组的40%~50%,或热电(冷)联产的80%?还是投入到微不足道的其他环节?这显而易见。

但这样重要的行业,却因行政干预,陷入崩溃边缘。

将电力体制改革进行到底,是彻底的解决之道。但当下,更重要的是回归常识。

上一篇:NBA停摆与电视台补白 下一篇:通盘设计增值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