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养护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时间:2022-10-21 04:46:17

浅析高速公路养护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 随着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数的不断增加,养护项目的相关问题也应运而生,而在进行养护时,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道路与人员的双重安全。本文从安全生产中需要注意的影响因素、部门相关责任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高速公路养护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 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生产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高速公路投入运营之后,养护项目如何开展,直接决定了路面是否能够保持安全畅通。

养护项目的宗旨是防止和减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如在进行养护时,反而因工作场所内的各种因素影响人员健康和安全,这就无法贯彻落实养护项目的开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如何对养护项目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避免因养护工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是我们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速公路养护项目的空间危险性

1.1 环境因素

高速公路具有全封闭、车流量大、车速快的普遍特点,来往车辆的行车速度一般在100km/h~120km/h之间,且驾驶员在快速行车时容易产生疲劳、动态视力下降等问题,任何一个作业点都会受到近2000辆汽车的威胁,因此养护作业的场地本身就具有难以避免的客观危险性,随着近年来双向8 车道行驶车道的增加,养护作业的难度更是不断加大;再者,养护作业车一般停靠在停车带,而我国左驾的习惯决定了驾驶员右侧具有视距死角,如有司机违章超车,极易在停车带内发生恶性事故。

高速公路的路况性质本身也具有一定危险性。我国高速公路的路面一般使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时毒性较大,有时会引起中毒事故;高速公路上的噪音、小气候等环境特点也对施工人员具有一定伤害;此外,在施工进行时,为避免阻塞作业点所在断面的交通,施工区域普遍比正常公路狭窄,因此若采用机械作业,容易产生碰撞事故。

2.2 人员因素

出于经费考虑,部分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单位没有设置足够数量的人员,而有的单位安全意识不强,尽管配备了足够的人员,但其作用并未发挥出来,个别人员不按规定统一着装,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在进行小修养护作业时,由于耗时短、施工量小,有些单位和养护人员往往贪图省事,抱有侥幸心理,不按规定布置施工现场,一旦意外发生,后果不可估量;有的施工单位为求方便,未经相关部门批准,随意开启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进行调头、逆行等;此外,象征性摆放些施工标志即行施工、标志不全或不够醒目的现象也屡禁不止。

2.高速公路养护中各部门的相关责任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对于养护施工中的安全警示标示、交通标线、安全防护措施等,均做出了明确规定。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切实按照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遵守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布置施工现场,并切实抓好现场人员管理,保障员工的生产生命安全;安全员在作业时,也必须增强安全意识,配备所需安全用品和装备,并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施工;公安机关交通部门也应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做好监管、维护交通秩序的工作。

此外,各个养护项目的承包公司也需要设立必要、合理的专项养护安全资金,为安全用品和设施的配备、人员的素质培训等提供资金保证,从而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开展提供物质基础。

3.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其核心在于人员管理,因此在考虑养护项目的安全管理措施时,首先应重视人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隐患;同时规范养护现场的安全措施,双管齐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1 现场作业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现场作业人员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实行领导问责制度,层层落实,狠抓制度的落实情况,从而促进管理工作的严格、有效开展;养护人员在进行作业前,应与作业队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明确个人职责,更可以从心理上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所有作业人员在现场都必须配置反光背心等安全用品和装备,并规范施工行为;管理者应向作业人员说明施工区域范围和区域内相关情况,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地进行组织和引导,并对不安全行为进行严格限制,以确保养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2 现场作业环境管理

生产作业系统是人与环境相辅相成的系统,安全生产不但要保护员工的安全,也要加强现场管理。因此在进行养护施工时,必须给安全员创造良好的作业场所,尽量减少作业点或断面的设置,并对车流量进行分析和必要的指挥控制,在保证道路交通顺畅的同时也保护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养护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地划分和布置施工区域,保证标志标牌的有效和齐全, 努力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此外,施工现场还可以积极推广机械化养护设备。设备必须保持完好,从而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3.3 事前预防管理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不能出事后才进行控制分析,而要坚持预防为主。养护作业区的安全信息要及时,必要时需将养护项目的施工时间和规模向社会宣告,并提前设计车辆限行方案,避免施工时造成阻塞;要在施工作业的细节上下工夫,不要图省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不断进行改进;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搞形式主义,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授课和应急训练等多种方法,强化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在各部门各人员心里敲响警钟,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源头。

4.结语

“安全第一”并非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去。以人为本,从施工人员、施工现场和事前控制方面进行多角度管理,各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全员一盘棋,势必能全方位解决养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满足现代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孝红,探索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J].华东公路,2011(6)

[2] 宋士杰.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J].劳动保护杂志.2001(12)

[3] 李月光,张振宇. 基于定置管理的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文化观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4)

[4] 王祥林.浅议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安全健康与环境.安全管理.2007(7)

上一篇:加强建筑施工管理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下一篇:浅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