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时间:2022-10-21 04:08:22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摘要】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就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环节中的尝试及实施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等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分组 方法

英语课堂上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体验,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多听、多说、多练,才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把握其实际运用的规律。合作教学法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敢于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要求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勇于自我创造。它是直接经验习得和间接经验学得完整而又有机融合的教学过程。它以英语主动学习理论为依据,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学生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

一、灵活快捷的合理分组

课堂教学中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开展小学英语合作学习之前,要进行分组。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让学生任意选择。这是一种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学习的效果也较好。另一种是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把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包括学生年龄、性别、种族、个性、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语言能力等等。把特点不同的学生编在一组,可以促使不同学生的共同发展。另外,编组一定要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言机会。每组以4人为宜(前后两排座位),因为在需要的时候,很容易在组内分成两对,进行一对一的活动。而且在活动时,通常是前后桌组合,有利于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秩序容易控制。

二、相互竞争的合作方法

要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必须通过有效的合作方式来进行。

1.任务学习法。就是以学习任务为中心,将任务落实或者分项落实到小组中,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并将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入小组集体成绩。这种学习活动跟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紧密联系,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课前,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组成小组,设计情景自己编自己喜欢的对话,然后在课前五分钟作Diary talk 课中,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这一小组里有不同特点的学生,例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3B教材第10单元Let's Learn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一组发给他们一张表格,让他们用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来询问组里的同学想吃什么,询问完了以后并把它计录下来。课后布置的作业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在上完了牛津小学英语4B教材第 1单元Let's learn 这节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小组任务,我让学生统计小组里的同学有哪些文具?一共有几样?按照学习任务来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其优点是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合作意识强,容易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形成"组荣我荣"的导向意识。

2.游戏竞赛法。小组与小组的成员进行竞争,以便为他们自己的小组赢得分数。学生们在4人组成的"竞赛桌"旁进行竞赛,竞争对手是过去的学业成绩方面有相似记录的同学。这种方法有一个"不断调整"的程序,它依据每次竞赛中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竞赛桌的安排每周进行一次调整,使之趋于公平。每个竞赛桌的优胜者都为其所在小组赢得相同分数,而不管他是在哪一桌。这就意味着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同其他学习速度慢的学生进行竞争)和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同其他学习速度快的学生进行竞争)都有成功的均等机会。在上每一堂英语课时,我都习惯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分成一组,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有利于优等生去帮助学困生达到共同的发展。在设计竞赛游戏时要照顾不同的学生。例如在每次上单词课时,我用敲单词的游戏,比赛哪组敲得又对又好。这就要求优等生去帮助程度稍差的学生以达到共同的进步。同时又调动了课堂气氛。在拼写单词时使用小组竞赛法,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拼一个字母,直到把这个单词拼出来为止,这个方法就比较实用,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明显,要求体现集体的力量,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默契。

三、增添活力的评价机制

课堂中科学的评价机制,关键在于要于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和小组评相结合。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此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速度,完成任务的时间,讨论的参与度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及时通过自己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式,给予学生鼓励,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教师也可以制作一些单词小卡片作为礼物送给学生。这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和肯定。因此我在期末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时,不仅仅参照表格中的得分高低,还参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效率、共处情况以及个人的合作态度、合作技能等。

2.自评、互评和小组评相结合。在检查小组活动的结果时每个学习小组要分别汇报或展示小组活动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学生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一方面他们会再次接受教学内容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会对自己小组活动的结果的对、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按照老师提供的答案,到各小组检查,并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这是让学生参与评价的一种好办法。这个评价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四、发现的不足及思考

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如下不足:

1.一部分学生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有时会出现"冷清"的场面,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合作流于形式。出现上述情况,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主要是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不恰当,或合作的话题缺乏趣味性、或小组的编排不够合理等。因此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到合作小组成员的合理编排,又要注意到自己教学内容的设计、话题的趣味性以及如何把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调动起来。

2.学生的发展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很明显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对要多,而有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很少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学困生,他们基础差,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但往往力不从心,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因为自卑而羞于表达。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如何为这类学生多创造表达的机会,如何积极引导这类学生主动地动起来,也是一个很突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经过对合作学习英语的尝试,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总结,我们的合作学习就能更有成效。

上一篇: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英语自主学习案例 下一篇:情景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