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学社会学研究现状综述及其启示

时间:2022-10-21 03:02:09

国内教学社会学研究现状综述及其启示

[摘 要] 以所搜寻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主,以“教学”+“社会学”为关键词搜索,剔除搜索结果中对“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的无关文章;并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搜索相关书籍。从研究内容角度对书籍和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自1991年开篇之作以来,学界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一直在持续,在数量不多的前提下,发表在核心期刊和一般刊物的文章数量差异并不明显。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概述(各学科)、教学制度、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文化和价值观、教学活动这几个方面展开。在述评的总结和反思基础上,文章试提出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深入的方向和可能性。

[关键词] 教学;社会学分析;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1-0100-05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逐渐复苏。从80年代后期起,随着教育社会学学科的逐步发展,对教育学领域的分支领域性研究逐渐展开,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就是在90年代初期开始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上冒出的新芽,在近20年的历程中缓慢发展,并伴随着全国课程改革的进程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对自1991年发表的第一篇关于教学的社会学分析文章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以期在回顾和展望中,对教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深入方向和可能性做出设想。

1 研究范围和取样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的资料比较全面,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是各高校最常用的数据库。通过对这两个数据库的检索,加上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书籍的搜索,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1990年以来我国教学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和态势。文章以“教学”+“社会学”为关键词搜索,检索到170篇文章,剔除搜索结果中关于“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的无关文章,重复的1篇,余下的为1篇博士论文、8篇硕士论文、1篇会议论文和81篇期刊文章,其中有39篇文章来自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内的期刊。在图书馆搜索到2本关于教学社会学的著作。

研究涉及研究文献数量并以每篇文章和书籍的内容为分析单位,对研究内容进行述评,包括对概述(各学科)、教学制度、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文化和价值观至少6个方面的研究。

2 文献数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图1,可见自1987年第一篇编译的文章“教学过程的社会学问题”在《比较教育研究》上发表以来,到1991年我国学者才开始零星的发表关于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对教学的社会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并不喜人。1995到1998曾有加大关注的趋势,但1998年后到2006年又呈现比较冷淡的趋势,从2007年开始,数量每年开始增加到10篇以上,可知在近3年慢慢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3 研究内容述评

为了对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笔者在初步检索之后,欲以国内已有研究者对教学的社会学研究的诸要素为依据继续进行分类,将研究内容分为概述(各学科)、教学制度、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文化和价值观、教学活动及其它几个方面。

3.1 概述型的教学社会学研究

从1987年编译自玛斯格莱夫《教育社会学》第11章的文章“教学过程的社会学问题”[1]发表以来,开始似乎并未引起注意,直到1991年才出现了我国学者自己的文章“社会学化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趋势”[2]。这与我国“从80年代后期起,一些学人开始不满足于学科概论性研究,希望能对教育的一些分支领域或分支范畴进行专门的社会学研究”[3]的背景是相一致的。不同学者在概述中对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研究视角。

1)提出教学社会学新课题。以往的研究者,特别是心理学家倾向于采用“个体研究法”对课堂中的人进行细微的研究,但是人是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综合,这种复杂性也深深嵌在课堂生活中。“鉴于此,新一代教育社会学家们逐渐把视线集中于微观领域,即在课堂教学中着重研究师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4]。“课堂教学社会学分析是用社会学观点来分析课堂教学的,即以社会学的有关群体活动的理论和一些概念(范畴)来分析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社会学分析借助这一概念把班级看成一个小社会,把课堂教学看成是社会体系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的过程,探讨课堂教学的功能、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因素以及增进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4]。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的深入研究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社会学分析这个新课题也由此慢慢展开。

在这样的开端下,由南师大的课题组主持的作为“八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选登在《教育研究》上的“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3]一文则是在研究基础上对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最全面的一个展望。他们确定了课堂教学社会学的基本框架,认为“课堂教学社会学的基点是将课堂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研究对象应该框定在“课堂教学的社会性”的范畴,包括作为“受体”的“课堂教学的社会规限性”、作为“本体”的“课堂教学的社会独特性”和作为“主体性”的“社会能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形成逐步细密的研究框架;分别从课堂教学的社会基础、社会角色、社会文化、社会行为、社会过程、社会学模式、社会功能7个角度梳理了课题教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并提炼了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系列社会学特征。

2)对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因素进行提炼。根据社会学有关群体活动的理论,凡涉及到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社会气氛、社会环境等,均为社会学因素。“就课堂教学而言,师生关系、同辈团体、课堂气氛、教学型态等是主要的社会学因素,它们对课堂教学产生直接影响”[4],这为后来的学者进行教学社会学研究大概指出了一个方向。

3)梳理教学的社会学基础。对于教学的社会学基础的梳理主要体现在1995年在《教育研究与实验》上发表的“教学的社会学分析与教学社会学”[5]一文。作者提出了“教师的职业声望与社会地位”、“教师角色观念”、“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学生同辈亚文化”4个教学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视角。其中“职业威望影响到从事此种职业者的工作态度与效率。有关研究表明,教师社会背景与教师角色行为结果是:教师的职业声望不仅与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有关,而且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如果教师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崇高意义,并为社会一般人所肯定,就会使教师更进一步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工作热情,乐于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并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而对教师角色观念的批判则从教师作为“心理咨询专家”这一角色开始探讨,认为随着社会的变化与飞速发展,“教师的角色观念常常受到价值取向的影响,加上社会价值趋向呈多元化,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知识与价值的传播有多种途径,不仅限于班级教学,而且师生关系在不同价值取向的选择、协调中,教师权威的适当运用等都尖锐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学校教师的角色扮演愈来愈困难”。

关于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作者指出“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学业成就显著正相关”,特别强调“来自下层家庭的学生,常常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致在教育上成就较差”。最后对于学生同辈亚文化的研究在教学社会学的研究中则常常受忽视,可是,“根据实证研究发现,学生亚文化的存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这种亚文化的性质复杂而且差异显著,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符合于教学目标与教师期望者,也有与学校要求相抵触者。前者有助于教学,后者则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教师若能有效运用社会方法与技术,注意引导同辈团体文化的规范化,避免消极性亚文化的滋生,使学生团体亚文化向积极方面发展,就可以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班级教学效果”。这些视角的切入无疑会让人看到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的方方面面。

4)对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吴康宁在“对教学内容的若干社会学分析”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教学内容的社会本质、价值取向、地位分等、文化代码进行探讨,这有利于正确认识教学内容的社会控制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研究的方法与研究的内容息息相关,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对方法论的争论由来已久。实证论者认为社会上有某些普遍的法则决定社会行为,而这些法则(社会事实)正如自然事物一样可以观察与测量,但非实证论者则认为必须透过“解释”的过程来了解社会事实。他们认为,教学的“量化”研究只能描述现象,对于学校生活的本质以及师生互通过程的内在意义无法深入了解。非实证论者强调“定性”的研究,主张用长期参与观察的方法,实地了解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如何建构知识并形成价值观念。这种研究直接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或班级情境中)观察师生活动,一般认为具有较高的效度,可以弥补实证方法的不足,但是必须认识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各有所长,科学的态度是: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彼此取代的。这是建立教学社会学理论体系必须把握的研究方法论[5]。

从内容和方法来看,“目前尚未见有根本改观。尽管不少同志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兴趣日增且投入诸多精力,但名副其实的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成果依然寥寥无几。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究竟何谓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尚无充分了解,这既涉及‘技术方法’层面,也涉及‘研究视角’层面。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研究视角的确立问题,只有确立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才有可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区别于其学科性质的研究的特征”[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教学社会学的建构是在摸索中前行,提出教学社会学的新课题、对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因素进行提炼、梳理了教学的社会学基础、在理论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对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有个概貌和方向。

3.2 对教学制度的研究

这是对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比较宏观层面的研究。研究者犀利的看到“学校内部教学制度并不完全是一种自足性的制度安排”,而是一种被社会控制的过程,“影响和主导学校教学制度运行的现实问题,既有教育者头脑中的观念问题,又有权力操作和利益分配问题;既有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缺乏制度创新的理念与能力问题,也有作为权力拥有者的权力机构不愿实行使自身丧失权力和利益的改革问题”[7]。这种对现实的考察和批判,有利于在指定教学制度时,“以合理的态度来争取有利的社会支持”。

有研究者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结构也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对结构性失衡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机制,认为“改进除有赖于客观认识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正确处理制度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外,尤其要建立以制度内部作用力的形成和运行为标志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发展机制”[8]。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对制度性规范和个体教学行为关系进行了社会学角度的分析,认为“制度性规范对个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具有形塑作用,这些制度性规范主要包括课程政策与官方范例、具体的管理制度、指令性要求等3类。个体的教学行为对制度性规范系统具有创生作用,其基本的创生手段包括解释、疏离、介入,它们分别影响制度性规范的内容、执行状态和建构方式。”[9]

对教学制度的研究实际上是跳出教学本身看教学,这在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过程中很有必要。

3.3 对教学行为的研究

对教学行为的研究以硕士论文居多,共有5篇,特别是对教学的控制行为的解读比较多。可能是由于教学行为的可观察性,也易于进行社会学想象和批判,同时容易做个案研究。

其中有研究者对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师生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得出的结论值得思考:“大学课堂上,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并且利用权力进行课堂控制,控制是教师行为的社会学本质,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沉默是学生最常用的服从方式;学生间的互动行为在课堂上的表现较少,他们之间心理上的相似性和包容性,会生成其特有的互动方式;由于教学具有生成性,学生总会采取各种策略回应乃至消解教师过度的强权控制,教学始终是一个师生权力关系不断摩擦、不断磋商的过程。观察还发现,许多师生行为在文、理科课堂上存在一些差异”。大学的课堂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大学课堂教学行为具有显而易明的社会性特点,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大学课堂教学实际上可视为“在一定的时空内,具有一定文化特性的大学教师和学生,围绕特定的内容,按照一定模式展开其社会行为的过程”。而“课堂中所发生的任何一种现象都是社会与文化的缩影,是同课堂之外的问题息息相关的”[10]。

还有研究者力图去揭示课堂教学中隐性控制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并解释其原因[11]。亦有人选择一位中学老师的教学生活进行全面的社会学解读,进行观察、体验,并截取相关的教学生活片断进行叙事探究。研究中发现,“由于规范、纪律、监控的滥用,教师个体的个性处于被束缚的状态,教师个体的教学生活也因规范化、技术化、标准化而变得机械、繁琐、枯燥和乏味”。提出“赋予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在对教师个体教学生活的批判性反思中,谋求教师个体个性的解放;建构教师个体的个人话语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建议,以使教师个体的个性能够摆脱被束缚的状态,并且积极地去构建一种可能的个性化的富有生活意义的教学生活”[12]。从中可以看到课堂社会学研究对于课堂中的人的意义。

3.4 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这里的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并不是对教学过程本身的研究,而是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点,或者某种现象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进行研究。

在编译的玛斯格莱夫的“教学过程的社会学问题”一文中,介绍了对教学过程的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要素。首先是关于教师的观点,认为如果教师谨慎地形成对学生平等的教学观点,可以避免可能对某些学生有害的分层。其次是关于学生的观点,学生的学校观的形成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学校中的能力分组问题。最后对教学中的交往的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教师经常不自觉的控制课堂,有言语的,也有非言语的方式。这让人们看到“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所以有必要用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待教学过程。

比如,“‘差生’从何而来”一文就是基于教学过程,对“差生”形成的可能性原因进行深究,对教学体制、课程设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对差生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比如,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建构的社会学分析,认为“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起来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即作为合法化的教科书知识与建立在个人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知识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充斥着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看似客观公正的知识传输背后隐藏着不同权力和利益之间的斗争。”[13]还有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话语策略的分析[14]。总之,对教学过程中的点从某个角度进行过程中的联系是已有研究的重要特点。

3.5 文化和价值观

课堂教学中文化结构的社会学分析就是运用社会学原理揭示该文化的社会构成、社会学特征及其构成之间的有机联系。课堂教学中文化的社会构成可以从多维度来分析,从文化自身的价值取向看,既有规范文化,又有非规范文化;从文化的“相对社会地位”看,包括了主动文化和受抑文化;从文化的知识特性看,则又可区分为学术性文化和日常性文化[15]。作者在文中把文化分为规范文化和非规范文化,主动文化和受抑文化,学术性文化和日常性文化,阐述了不同文化在教师和学生身上的影响变化和不同表现。

正是在这种社会学的深刻分析下,有学者深刻洞悉到课堂教学的文化正被现代性所同化,显现出麦当劳化的特点:“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16]。并发出“这些特点是麦当劳成功的秘诀,可是这也会成为教学成果的秘诀吗”的深刻疑问。

3.6 其它角度

除了以上6个方面,还有从资源分配[17]、时空构成[18]、社会学模式[3]、教学大纲[19]、教学仪式[20]、教学情感[21]等方面对教学社会学进行的研究。这些都给教学社会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有利于这支分支性领域的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在针对学科方面的教学社会学研究中,关于体育的教学社会学研究明显的走在了其它学科的前面,共有23篇论文是关于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其中有一篇为博士论文,涉及了各个教育层次及以上6方面。这可以为其它学科的教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参照。其它学科有所涉及的还有化学、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政治、计算机教学、二胡教学、二语教学等。

4 已有研究的启示

关于教学的社会学研究,1997年的时候研究者言“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尚需探讨的问题还很多”[3],走了十多年,一直还是在徘徊前进的。在中间出现了断层,在这样的现实下,要看到“班级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既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独特领域,也是教学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就已有的研究来看,总是按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用社会学原理和成果研究班级教学问题,二是把班级教学现象作为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侧重点则主要集中在分析班级教学自身的社会体系、社会影响因素、社会功能、师生交互关系、同辈团体以及班级的社会气氛等方面;这一研究的意义既在于促进社会学理论、教学理论的深化,又在于能有效地改进教学实践。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班级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以下的历史趋向:就研究层面而言,将由单一性向整体性发展;就研究人员而言,将由社会学者单独操作向社会学、教育学人员共同研究的方向发展;从研究范围看,将从地区性向跨国、跨地区的比较研究的纵深方向发展。此外,其趋向还表现在研究方法的整合、内容的细化等方面。”[22]当然,还可以在研究规范、研究对象,甚至研究方法上做进一步的探究,尝试构建一个新的学术领地――课堂教学社会学。

参考文献

[1]玛斯格莱夫.教学过程的社会学问题[J].张引译.比较教育研究,1987,(1):52-54+21.

[2]吴永军.社会学化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趋势[J].教育评论,1991,(1):53-54.

[3]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2):64-71.

[4]吴永军.课堂教学的若干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2):114-117.

[5]谭晓玉.教学的社会学分析与教学社会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25-27.

[6]吴康宁.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1998,(8):11-16.

[7]吉标.学校教学制度运行的社会学考察[J].当代教育科学,2008,(19):12-16.

[8]张波.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结构性失衡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78-83.

[9]董洪亮.形塑与创生――制度性规范与个体教学行为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51-55.

[10]杨建艳.大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太原:山西大学,2006:22-23.

[11]时丽莉.课堂教学中隐性控制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34-36.

[12]蔡延泉.被束缚的个性[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26-27.

[13]齐学红.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社会建构――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观点[J].南京师大学报,2003,(1):66-72.

[14]欧阳林舟.教师话语策略――教学过程的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导刊,2007,(4):42-44.

[15]吴永军.课堂教学中文化结构的社会学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8,(4):21-24.

[16]刘云杉.课堂教学的“麦当劳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2):40-46.

[17]姚元全.课堂教学资源分配的社会学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7:33-35.

[18]伍宁.课堂教学时空构成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63-68.

[19]吴康宁.中国大陆小学“品德”教学大纲的社会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2001,(3):65-72.

[20]于鹏飞.课程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4:18-19.

[21]姚元全.课程教学情感培养缺失的社会学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4):73-74.

[22]李锦瑜.班级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及其意义和趋向[J].西北师大学报,1995,(9):77-81.

上一篇: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 下一篇:大学生开放式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