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1 02:48:22

商业银行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手中的钱财增多,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以及存储。在工行、农行、各乡镇银行的不断涌入的情况下,为确保经济效益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转型。在该文中将关于商业银行转型中出现的的问题以及面对不同问题的应对之道一一列出。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银行认识到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各银行开始寻求转型来解决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适应能力,确定了自身的发展方向;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析了现代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以及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也开始纷纷投入了转型的道路,并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转型的道路中,也存在了不少问题。

1.商业银行转型中的问题

转型缺乏实际行动。商业银行虽然认识到了转型的必要性,但是因没有确定的方向导致无法将大部分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因为没有全方位的规划导致无法正常处理传统的公司业务和新进业务的关系,不能处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而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建立的研究设计、市场营销、控制风险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服务流程因没有具体的措施而没有大力开展起来。

转型内容性质相同。大多数商业银行在转型中将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作为重点,虽然各商业银行打出的旗号不同,产品的形式不同,但它们的类型相似,换句话说,其产品的内容性质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其大多缺少自身银行的特色,没有银行自己的特点。

零售业务的不完善。虽然商业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转型的重点,但由于其本身的位置不能确定,办理业务时复杂不方便,缺少科学理智的发展规划,没有建立起一个全面的、适合国内经济发展的零售业务经营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缺少产品创新的意识,对于风险管理的方面也不完善。金融产品的创新关系到银行的多个部门,而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成本造价高导致了产品创新的速度缓慢、升级的优化效率低。而零售业务的管理相对不完善。同时,零售业务的营销机制不健全,导致许多人对个人银行业务不了解,而新出的产品无法销售。

电子业务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识和认可。首先,电子业务的宣传手段和力度小,没有使客户完全了解电子业务的功能及作用。电子业务的宣传仅仅着重于宣传单页和客户经理的简单讲解,不能使大多数民众了解并使用。同时其简单的宣传导致人们对电子业务的使用仅留在简单的查询以及转账结算上,对其他更深层次的功能不了解并且不能使用。其次,产品的售后不完善。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对于电子银行的使用方法很难熟悉,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完善的售后服务。但现在商业银行的售后服务系统还没有成立,不能帮助客户解决疑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客户的使用热情。

在海外业务的发展中,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存在不小的问题。首先,商业银行只能以做国外华侨以及当地华人的业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外的业务。其次,零售业务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因为在当地的网点少,且缺少了解当地业务的工作人员,不能为当地人提供便利的服务,无法吸引当地人办理业务,不能建立自己的客户群。

创新能力差。目前,国内银行虽在创新方面有了不小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这些创新显得不足为道,并且很多领域由于没有有效控制风险的方法而只能止步不前,任凭机会流失。首先,在创新的性质来说,不少银行的创新业务性质相同,甚至于仅仅换个包装就是自己的东西,没有商业银行自己的特色,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不同银行的差异作出正确且完善的方案。其次,出于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的考虑,银行的大多数目光都停留在市场的占有率和业务量的扩大上,而对于产品的经济效益的原因关注较少,售后服务也不完善。

2.商业银行转型的对策

树立正确的理念。商业银行的转型是一项大规模的工程。首先,转型需要树立先进及正确的理念。根据经济风险的不同投入不同程度的资金,确保慎重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流程不完善导致客户人群少且大多数业务属于低端业务,从而使经济效益低。商业银行进行转型的目的转型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商业银行需要变化自己的经营模式,改变片面、盲目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以效益提高作为规模扩张的前提,保证各项业务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与外资银行的竞争措施。国内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竞争时,要利用中国银行本土的优势、在传统业务上的优势以及人脉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新业务。不仅要保证传统业务的优化发展,还要全面提升经营结构。同时在不同的方面分析自身的优点,例如现有的产品及服务、资源等,并在自己优点的基础上明确核心业务产品以及使用产品的客户群,大力发展核心业务产品,减少营销成本及风险成本,获得竞争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零售业务的解决方案。零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点发展对象,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要想增加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问题是向个人客户提供符合其自身需求的产品。目前,商业银行不但要加紧现有产品的服务,还要尽快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应该逐步淘汰经济效益少甚至亏损的产品;大力发展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产品并将其逐步发展成为银行的核心产品,并且围绕核心产品展开营销,以从其中获得经济效益。

增加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个人金融新产品的一大骄傲是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增加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可以提高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效益。同时个人金融产品也包括个人保险。商业银行的转型,不仅代表着个人保险的转型,也代表从分红型保险产品向保障型产品转型。要想加快个人保险的转型,首先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研究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其次,将保险定投产品与推广期缴型保险相结合,加快发展个人保险业务的发展。进一步研究个人结算产品功能,为个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个人金融业务的建设,尽快实现个人金融产品统一销售平台。

加大营销业务的力度及手段。不仅要为客户提供个人金融投资业务,还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大发展企业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策划及项目融资、理财顾问、投资管理、信息咨询、基金托管等业务,在为企业发展业务的同时还要保证风险的可控以及经济效益的创造。同时在金融市场交易方面,大力发展债券投资承销业务、资金市场拆借业务、债券买卖业务和代客债券买卖业务。

在国际上的发展。我国银行在国际上的发展仅处于开始阶段,各种业务还不成熟,不能准确的防范国际银行业的风险,也没有积累正确、足够的经验。所以在国内外经济的大力支持下,商业银行要大力利用国内外市场的资源互动性,在本身具有的银行网络结算优势,选择一部分国外重点银行进行合作,尽快了解国际上的金融经验以及掌握正确的防范风险的措施。其次,将关键放在稳定的本土金融基地上,大力支援和扶持具有雄厚经济能力的国际大型企业,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打下深厚的基础。再次,收购、兼并国外企业,在将企业完成整合后,加紧开拓当地企业的业务,为打进国际经济市场做准备。

商业银行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国内的金融经济环境相同,但是由于各个银行的发展需求及发展能力的不同,各大商业银行的目标、策略、发展过程也不近相同。虽然在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项目的支持,这些问题都将在实践中一一解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上一篇:公司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童心,点亮在绿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