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商务环境分析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10-21 02:43:06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分析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 要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使得作为其重要基础的物流也迅速发展,同时造成了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数量渐渐跟不上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亟需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本文主要分析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做好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电子商务是一种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贸易的方式,其特征有:人员素质高、资源消耗低和污染排放低等。电子商务深入融合了生活、工业、金融、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并极大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格局与传统商贸的模式;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依赖于物流,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大支撑,但是当前学校难以为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物流企业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因此,各学校应更高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物流应用型人才,进而保证物流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1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对于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分析及了解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是综合的。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下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有:

(1)物流从业人员对于物流的基础知识必须全面牢固的掌握,在物流行业中物流从业人员基础的知识十分重要,同时也需实时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来满足将来的发展,进而更好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服务企业。

(2)物流从业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形式所趋,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各行各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在物流行业中最为明显,信息技术能够帮助物流从业人员完成高要求的工作,进而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物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的能力,就能够熟练的操作物流信息系统,并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3)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由于物流工作的实践性要求十分的高,所以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要求人员快速上手并掌握物流各个方面的工作,并快速熟悉工作流程及工作业务。

2培养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需注意的因素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在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因此,培养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方面需考虑的因素有:

(1)培养人才模式相对单一。当前对于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只是依据学校教育模式进行,然而学校教育模式与物流行业的实际之间存在着差距。此外,不够了解物流行业的市场趋势,不能够及时将新的理念融入到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依然按部就班的应用现有的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这就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电子商务的环境存在差距,从而降低人才培养的效果。

(2)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在学校进行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般只注重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仅限于书本,与当下的社会市场环境脱节,这就使学校不了解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对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的人才有欠缺。此外,这对培养的人才日后到物流行业就业造成影响,对于整体业务的操作并不熟悉、出现不能快速上手业务的现象

(3)人才评价标准的不完善。人才评价的标准能够引领学校对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学校在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对于专业知识与学业成绩比较看重,忽视关于电子商务知识的评价考核与物流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就导致学生不重视复合知识的学习与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将自身大部分的精力花费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从而与应用型理念背道而驰,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对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最终影响自身就业及物流行业发展。

3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3.1整合教学资源

学校对于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对校内与校外的资源进行整合,将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变为双轨制,改变目前只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训教学和企业实战有效结合,并无缝衔接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进而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当前电子商务中的物流行业的特点有:较强的操作性、较多的环节与订单、较长的链条及规模较小、地域较分散与规模较大的客户群体,这就需要在进行专业教学中不仅仅教授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强化学生关于专业实际操作的能力,学校可以根据物流行业具有的特点定制专业的教学目标,聘请物流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士进行课堂教学,与物流企业与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实习与校外参观基地,及在假期间安排物流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实习基地参观和实习,还可以鼓励学生到社区物流服务站实习,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进而满足物流行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2化课程体系

学校应根据电子商务环境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首先在现有基础上调整完善课程体系,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需要,架构平台与模块相统一的课程,对两个平台(专业教育的课程平台、通识教育的课程平台)、三个模块(专业的方向课程模块、个性化的拓展课程模块、创新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进行构建。此外,结合物流的信息模式、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模式与物流服务的管理模式,深入挖掘物流行业中的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运营和管理、物流服务的管理、物流的法律法规、物流的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进而完善专业知识,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最终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物流专业知识。

3.3增强人才的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

学校通过改变现有教学主要是老师单向给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现有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学任务,老师仅利用灌输方式将现有的知识和资源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完善,难以满足物流行业需求;然而通过根据电子商务环境让学生们参与实践体验、互动交流、案例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最终使学生更符合电子商务环境下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4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

学校应改变现有的人才评价标准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方式,建立全面、科学、综合、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构建能够综合评价电子商务环境下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重点考察学生在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此外,对于学生的实习成绩,为避免学生走形式,需交于实习企业进行评价。通过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进而完善学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培养物流应用型人才,促进物流行业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4结语

总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行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学校明确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面向物流行业需求、找准定位,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深入探究电子商务环境下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加强对学生商务运作、业务操作、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熟练操作业务、精确管理商务、迅速处理信息技术等能力,最终满足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的需求,促进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富建.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研究[J].管理天地,2016(02):131-132.

[2] 岳好山.电子商务环境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J].商,2015(19):23.

[3] 黄启发,黄佳慧.高素质物流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调查与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人力资源,2015(09):102-103.

上一篇:羊体内寄生虫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牛校衡水中学进驻浙江,有人怒斥:素质教育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