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化在专题片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1 02:38:41

口语化在专题片中的应用

专题片的口语化,顾名思义,就是在片中运用生活化、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或解说,形成一种特定的语言风格。专题片口语化能够摒弃刻板的书面用语,从而使人物显得和蔼可亲,消除观众与题材的距离感,更便于观众迅速进入片子的情境,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好感。

自然天成循规律

专题片中口语化的应用绝非是信手拈来,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艺术原则,做到当用则用,这样才能使口语化真正为全片服务。

与片子风格相适应。并不是所有专题片都适合采用口语化解说词。一般而言,在表现基层题材、农村题材时,较适合采用口语化。比如,一部片子描述的是某个农民、某个社区居民等“普通”人,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市井气息很重,在表现他们的生活时应注重“原汁原味”,用口语化就是恰如其分的。专题片《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讲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带领群众致富,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故事。片子整体风格朴实自然,解说词通俗易懂:“很快,村民就把沈浩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啥事呢,都想跟沈书记合计合计。”其中“啥事”“主心骨”“合计”等都是口语,很符合群众的语言习惯,与片子的整体风格也相互和谐。

与人物的性格、身份相适应。有句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说每个人的语言习惯都与他的性格和身份有直接关系。普通的百姓很难说出文绉绉的话,因为这经过“雕饰”的语言离他们的生活很远。试想下,如果拍摄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解说词一出来便一股文绉绉的“书生腔”,这就容易让人感觉“驴唇不对马嘴”,片子就容易缺失真实感,显得特别假。因此,运用口语进行解说时还要特别考虑到片中人物的身份特征。专题片《北京有个温暖的家》说的是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农村党员驻京流动党支部为在京务工人员精心服务、真心奉献的故事。主人公是一群朴实的基层党员,他们在片中的语言一般是这样的:“我有这个党支部,(等于)我有个靠山。因为我们毕竟是外地人,不是北京人,你既然来到这个地方,要没有一个靠山在这儿,没有个组织在这儿,人家政府不相信你。”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能够迅速拉近观众与主人公的距离,感觉像是在拉家常,娓娓道来,毫无做作之感。

与镜像画面和场景相适应。解说词的出现和出现方式只有在配合相应的画面时,才能让观众获得美好的视听享受。因此解说词创作要强调扣题说话,这是前提条件。口语化的解说词则要配以生活化的场景,才能具有和谐的美感。专题片《民歌里的心声》描述了安徽省池州罗城民歌传唱千年、源远流长的历程,画面多是农村场景,自然而然地,解说词就有了民间风味:“……教的是本村老歌手,学的呢?都是本村的大姑娘、小媳妇、小伙子们。”

巧妙融入有风韵

解说词的口语化表达是有一定技巧的,要做到活用、妙用、巧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充分展现出口语化的魅力。

融入法。融入法就是把口语合理而巧妙地融入全片。专题片《小叶书记》讲的是一名村官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该片将一些口语化的语言融入到片中,让片子立马“活”了起来。在讲述主人公叶林为村里修好了路时,村民高兴地说:“我们再出门,最起码是‘下雨脚不湿,鞋底不沾泥’。”而当叶林为村里老人义务修房子时,老人感动地说:“我这个房子很老了,比我的岁数都大……”老人幽默诙谐的语言让人们在感动于叶书记的事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村民的真实,口语的融入运用为片子加了分。

点缀法。解说中时不时运用一些乡谚、歇后语和一些大家较熟知的地方“土话”,往往能起到梅花间隔般的点缀作用。专题片《分红》讲的是安徽省凤阳县东陵村新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第三次分红大会的事,其中有这么一句解说词:“过去是穿鞋露脚趾头,穿衣露花花肘(肩膀)。”这样的解说词点缀到片中,观众不禁心里一乐,感觉听着顺耳又生动。专题片《猪倌书记》讲的是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养猪协会会长田广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历程,在描述田广友和乡亲关系的时候,解说词这样描述:“每当快过年的时候,田广友总是邀请村民‘打猪幌’(到自己的家里吃新鲜猪肉)。”方言的妙用使观众欣赏得津津有味。

对比法。当出镜人物在片中进行语言交流时,如果对话人物具有不同的身份,那么语言风格也一定是不同的,很容易出现一人说着“相对文雅”的普通话、另一人却在说口语化特征极为明显的方言的场面,这种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表现出了一定的“冲突性”和“戏剧性”。有时,这样两种情绪的变化和说话节奏的快慢还能强化场景气氛,也能增强片子的趣味性。安徽省专题片《村官小孔》,讲述两委班子对刚到社区工作的孔小藤表示不信任,认为他还不了解本地情况时,是这么说的:“……你来的时候,脚踩生地,眼观生人……”“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能成什么大器……”紧接着,同期声解说道:“他暂时放弃了那颗青春躁动的心,开始帮村里整理起档案来。”两种语言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口语化的表述把村民的不信任表达得很到位,增强了片子的戏剧冲突效果。

慎避“雷区”有法度

口语化也是有些“雷区”的。在应用实践中,要避开这些“雷区”,这样才能让口语化真正发挥出提升表现力的作用。

注意与题材相和谐。解说词是否口语化,要看片子的题材是否需要。反映日常生活、普通人物、农村题材、市井题材的都可以采用口语化解说,但其他题材则要认真斟酌。试想一下,如果一部历史文献片过多地使用口语,就很难表现出“历史”的味道,而像是在“过家家”,你一句我一句,毫无历史的厚重感。专题片《求索》讲述的是全国优秀农民工樊明好的励志故事,主人公樊明好是农民工,是“普通的小人物”,片子题材相对市井化。这时解说词采用口语化:“没有一技之长想在城里混下去不容易,在城里混不下去再回到农村更没有面子。”这种口语表达是符合片子的需要的。

注意拿捏分寸,不应过于粗俗。口语化的特征是“俗”。这里的“俗”指的是“通俗”而非“庸俗”,因此口语化表现要有个底线,在引用乡谚、土语、歇后语、俗语时,要精挑细选,尽量选取那些光明向上的,不能选取那些低俗甚至恶俗的,这样才符合党教片宣传教育的目的。《分红》里所引用的“穿衣露花花肘(肩膀)”,就极为生动形象,而且也不庸俗。但如果改成“穿衣露屁股”,那就显得过于调侃不庄重,越过了口语化的底线。

注意口语的通俗性,不可太过冷僻。口语化解说词还有个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很多生僻的方言放在更广的范围内来讲的话,大家可能是听不懂的。比如民间有句俗语:“村看村,户看户,邻居看借壁儿”。“借壁儿”是邻居的意思,属于北方方言,而南方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查字典呢,又查不到。可想而知,如果这类相对冷僻的词应用到专题片中,怕是会有许多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专题片的观众大多是基层群众,他们更喜欢的是那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鲜活语言,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解说词在他们中未必会有什么市场。所以作为专题片创作者,切忌以自己的审美水平来取代观众的审美标准,在脚本创作上还是多接些地气,少些孤芳自赏。

(作者为安徽省滁州市委组织部干部)

上一篇:钟欣潼安静地去爱自己 下一篇:探析纪录片中的主持人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