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在声乐艺术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1 12:44:38

浅谈情感在声乐艺术中的运用

声乐是从一个较高的审美角度通过声音来表现情感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也是用艺术表达情感的最高形式,从古到今它都在人类生活和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存在着。它不是简单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并加以美的艺术化,所以大家听到众多的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感觉是美不胜收,令人难忘。

声乐要求声音自身包含艺术上的美,但仅仅是声音上的美,不足以代表声乐中需要表达的全部艺术含义。情感左右声音的变化,声音又是情感的体现,才让人有美的感受,才让人们从情感的角度去对声乐演唱进行审美。在基础课堂上,老师往往为了追求发声和气息的准确,而忽视了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让学生总局限在声乐发声技巧中不能自拔,给以后的演唱作品埋下情感缺失的隐患。声音因情而生,情又为声音所表达,所以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审美角度来理解和表现声音,以情感以及情绪变化为基础,将最美的声音用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最终使听众产生共鸣。这就是声乐演唱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尽管科学的歌唱使声音本身的艺术性丰富起来,很大程度满足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和追求,让人类的美的艺术价值得到比较好的体现,但歌唱情感表现的内涵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经验是更重要的。单纯技术发声是一种很机械的运动而已,没有达到心神合一、形神兼备的艺术审美需求,所以不带情感而过分注重的发声和歌唱也达不到我们的艺术审美需求。我们说话声音也是如此,音的高低,声的大小,节奏的快慢都表达一种情感,紧迫、悠闲、悲伤、愉快、慰藉、愤怒、论叙、号召、自豪等,随着情感的变化,声音上也自然地表现出来。所以,声音在什么时候都一样,只是由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听起来声音也就不同了。比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曲,通过欣赏旋律,仿佛看到朵朵桃花开满了整个故乡的每片土地,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演唱的时候赞美的情绪,饱含对故乡一片深情的发声,仿佛能把自己和听者置于桃花盛开的粉色世界中,情入境,声就入境,就出现出优美的歌声,这样的音乐作品,净化了深处的心灵,培养了高尚的情操,产生了情感的共鸣,陶冶了大家的性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情感在审美体验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声乐演唱中,情感是为第一位的。古往今来,一直如此,“情为声之本,声为情之形”是我国传统唱法中重要的美学思想。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是这一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主张以情为基础而进行歌曲演唱,与我们今天探讨的“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的观点不谋而合。还有明代李贽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都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在西方历史上,感情论音乐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属法国的黑格尔,他在《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以及情感的表现,认为“情感才是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观心理反应,哲学上讲的情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表现的两个方面是基本情绪和精神特征,前者是外在表现,后者是内涵。在演唱实践过程中,演唱者是表演者、创造者,演唱时情感表现,来源于对歌词和旋律意境的理解和对作品中传达的情景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唤起生活体验,使情感表现的精神特征激发出来,渗透到优美的声音中去,歌唱者的丰富的情感投入和对情感准确地拿捏,把整个作品演绎得更加真实丰满动人。这也是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原则。

正如上面所述,声乐在演唱过程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情感的选择方面也非常讲究。明代张琦说过:“如果以为情而情止矣,如果之情以为歌咏,声音而歌咏声音止矣!”这说明了情感的真实性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性。演唱的技巧是为情感表述服务的,演唱者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必须以“真”为本,只有真切的情感,才能调动和反映出身体的全部能量,如音色、速度、拖腔、换气的变化,以及各种装饰音的技巧等等,来表达演唱歌曲的主体情感。

真情实感不是虚情假意,是不能装腔作势的。歌者应从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寻找情感基调,表现内在的喜、怒、哀、乐。在演唱过程中,用真情去体验情感,从而点燃听者内心的情感火花,使其产生共鸣。这和演唱者的气质、个性、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同时要求演唱者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尽可能多的文化艺术修养等这些产生真情实感的可靠依据。

歌唱者的情感不只是来源于对作品表面的理解,更多的是渗透在声乐作品中情感的体验、意境的领会等等,都离不开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还是贯穿在音乐表现过程中的心理要素之一。想象的来源是生活的体验,歌唱者要不断扩大并且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随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各种生动的自然景色的生活内涵,捕捉记忆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生活场面,以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歌唱情感中的作用。比如龚玲娜演唱的《忐忑》作品,虽说歌无词,但她通过激昂的旋律和方言衬词,以及充分的想象力,表现出一种心境骚动不安的情绪,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情感是复杂的生活经验所积累的,并非是路边的野花野草可以顺手拈来,所有表演艺术形式,包括声乐在内,都是以生活为依据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歌唱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和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尽可能地接触和学习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和不同风格、体裁的艺术作品,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加强艺术感知和想象力,以便能较准确地将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风格表现出来。比如腾格尔的作品《天堂》,他的歌词,他的曲调,他的演唱,都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用他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热爱家乡这一主题。

演唱者在演唱前要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和分析,了解作品的创作时代和创作意图,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演唱者如果对作品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无法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就不会达到艺术表现的效果。作曲家的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复杂的艺术技巧,因此,演唱者要在歌唱的文学语言和曲调旋律变换中,把握住丰富的情感因素和要表达主题思想,准确而充实地表现其完整的艺术形象。这样,才能使声乐艺术达到表达情感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责编:刘冰石

上一篇:要“工笔美人”不要“过度包装” 下一篇:浅论跨文化传播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