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时间:2022-10-20 11:58:37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高速公路是公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重型车辆的通过率及多种自然灾害的清晰,路面损坏呈加速趋势,需要采取完善的养护措施,实现良好使用性能的保持,保证国家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本文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分析,探寻适合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要求的市场管理模式,制定合理的高速公路养护制度,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养护机制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速公路高效运行,为国家建设资金回笼并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传统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主观臆断和经验决策仍占主要地位,落后的养护技术和管理体制造成养护维修决策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对资源的利用有限,不利于高速公路效益的发挥。需要探讨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公路养护管理,为高速公路的良好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提供保障,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一、传统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缺陷

1、养护机制落后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或成立由公路管理机构主管的养护公司,行政管理性强,但容易产生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现象。养护经费采用政府拨款方式,养护体制和封闭型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养护思想不到位

传统的工程质量、养护的落后思想占主导地位,养护主管机构缺乏对建设期间、日常行车期间的公路养护,只对损坏或出现损坏迹象的部分路段简单养护。养护机构对日常养护的不重视造成养护资金的缺乏、养护技术的更新缓慢、养护规模的分散、机械水平集约化程度低等,不适应高速公路路网的发展要求。

3、缺乏养护技术规范和养护定额

缺乏指导性的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养护定额和技术规范,养护工程费用的支出缺乏规范;养护方案的制定和考核缺乏标准,不适应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现实需求。

二、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法规体系

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决定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公众安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需要国家立法机关根据《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制定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借鉴发达国家对高速公路的管理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特色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条例和细则,保障高速公路社会公益属性充分发挥。

加强政府对高速公路养护行业的监管力度,交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相应法律指导,制定适应地区特色的运营高速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完善监管制度,实现养护作业的社会监理、政府监督。政府加大执法力度,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将政府的行业监管拓展到对专业养护公司从业资格的管理,对应用于高速公路养护的材料、抢修、救援设备的配置进行质量检查,有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2、加快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是指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管理层级结构、管理规则、管理秩序、管理规范等共同构成的制度体系。

2.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设立需要遵循集中统一的原则,明确领导权的集中,按照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实现分级管理,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规划、管理调度,适应高速公路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开放和企业化,实现管理和养护的有效分离。应用社会化、市场化的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应用市场经济中的招标方式实现施工队伍的管理和选择,完善养护工程的市场竞争机制,制定符合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市场标书,验看竞标各企业公司的资质、技术和经验,实现最优企业的竞争上岗。

2.3注意高速公路中高架桥梁的日常检查和养护,配备先进的路面、桥梁技术数据采集检验仪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系统综合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应用专家系统,实现高速公路质量问题的预测和技术指导。

2.4加强道路标线、标志的管理。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网站,设置路况信息及司乘人员意见的基础模块,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根据巡查结果及时调整不能正确引导司乘人员出入高速公路的标志牌,对不清晰的道路标线及时补画,实现对司乘人员行车安全的正确引导。

2.5实现养护队伍的专业化、养护手段的机械化。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具有技术性强、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要求养护队伍专业化,配备专业的养护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实现应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对高速公路的检验数据收集,应用专家系统对数据解析后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养护负责人根据养护措施制定符合实际的养护方案,养护技术人员操作先进的养护机械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完整养护,养护过程中安全措施细致完备,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高速公路的行车车速快、交通量大,昼夜通行不间断,需要养护方案的执行不影响正常交通通行,应用机械化养护设备,实现养护质量、维修质量、劳动效率、作业安全的提高。养护机械化是养护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6养护质量的评价标准转化。传统的“好路率”不能全面反映高速公路实际服务质量的情况。高速公路的养护需要对用户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应用养护质量评定标准的细节规范对照评价服务内容,保证各项服务的规范。

2.7高速公路养护的企业化管理。具备项目法人的高速公路公司采用公司制的核算方式来组织管理、养护和运营。高速公路公司实现了政企分离,是权责明确、产权明确的经济实体。公司设置养护管理职能部门,设置养护工区和养护管理部门,应用本路段的养护人员和机械设备配置实现该路段的养护维修工作。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并需要对国家养护监管部门负责,迫使养护公司注重养护成本的核算和养护质量的提高,是符合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实际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2.8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涉及面广、延续时间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并且发生时间、地点的随机性决定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需要高速养护管理公司根据社会需求和营运实际状况及时调整养护技术政策,具备对一定区域内交通分流、调度的能力。需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建立时遵循集中、统一的原则,实现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合理布局、管养分离,形成路网的区域内实现一域一公司的管理模式,养护管理公司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养护基地的设立、作业能力所覆盖的合理养护里程、实施效率养护、快速反应所覆盖的最合理半径等。

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决定国家重视公路的发展战略,根据高速公路的发展形式转变养护管理机制,实现养护任务的市场化,实现了养护成本及运营管理成本的降低,优化了养护资金的使用,为养护工作的良好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为高速公路的良好运行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晖.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7.

[2]潘芳. 重庆市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工程项目预算定额及合理费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

[3]刘婷. Partnering模式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

[4]刘海涛.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上一篇: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房建工程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