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

时间:2022-10-20 11:14:09

如何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的发展,就业人数“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在人才的素质的要求上要有所提高。这就有必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企业文化的融合,促使学生尽快与社会接轨。

关键词: 职业道德教育 重要意义 具体途径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系统中一个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道德层面。职业道德教育是现代社会整体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就要求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高校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大学生具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其中蕴含着对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人数“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在人才的素质的要求上有所提高。有必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企业文化的融合,培养学生尽快与社会接轨。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就是一个战略性的治国纲领,它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领域,深刻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了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注重德育建设。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各行业劳动者自觉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社会,对待未来的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要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在正确的方向的指引下,重点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时刻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充分体现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爱国是公民的首要道德规范。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中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进行知识竞赛、板报大赛等,积极地营造爱国主义氛围。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并在其中实现自我教育和提高。要重在坚持,常抓不懈,一丝一缕地培育,一点一滴地积累,日积月累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效果。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奉献精神,这是每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3.诚信教育。

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恶意拖欠学校学费,就业简历内容不真实等种种表现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缺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投机取巧,不惜牺牲人格,以达到愿望。社会的这类人群对目标和标准都尚未稳定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家庭的不和谐,家长双方的教育自相矛盾,导致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待加强,学校的学术人才的培养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相脱节,只是一味地重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所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出现了严重的大学生跳槽等现象。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势必会对青少年有个正面的引导。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期有效的默契合作,让家庭的和谐、尊重给学生以熏陶。在学校,大力宣传诚信教育,在学校学习竞赛、文体活动中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感到诚实守信的可贵与荣耀。通过班会、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多方位教育灌输。

4.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时刻“以身立教”,教师的表率性对学生的影响力无时无刻不发挥着作用。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对于自身的发展应该作为一种自觉和必要的行为。不仅要从专业知识上传道解惑,而且要在精神领域内发挥引领作用。师德的建设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精神的传播。要让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效仿。教师的道德规范是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可忽略的方面。

5.营造良好的和谐校园氛围。

青年人的思想最直接地受到他们在其中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是当代大学生理想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大学的德育氛围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使学生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法制、公平公正、和谐融洽的氛围内,实现他们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

6.建立正确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规划一个人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明确奋斗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它既可以最快最佳地实现职业理想,又可以促进因职业理想的实现推动人生其他理想的实现。

大学生站在大学与社会这个十字路口上,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与残酷的竞争,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面对市场的需求,高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对目前的就业形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高校将职业道德教育划入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合格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接班人。

上一篇:浅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与方法 下一篇: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