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行北京分行39亿票据买入返售重大风险事件

时间:2022-10-20 10:55:03

浅析农行北京分行39亿票据买入返售重大风险事件

【摘要】票据业务的本质,是银行以自身信用对所涉及的贸易付款做一个担保,银行从中赚取一定的承诺费,这原本是一种解决贸易双方信任问题的支付工具,而今票据贴现却成为银行自有腾挪信贷额度的绝妙工具。2016年1月22日被爆的农业银行北京分行(下称农行北分)39亿巨额买入返售票据案,银票在回购到期前,就被某重庆票据中介提前取出,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而回购到期时,资金并未回到农行北分的账上,而农行北分保险柜中的票据则被换成报纸!本文以此案例为基点,解说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参考126号文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关键词】农行北京分行;票据业务;买入返售

农业银行于2016年1月22日公告称,近日,本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据报道,该案件是由民生银行作为实际的委托行或直贴行,再由重庆的票据中介撮合宁波银行作为民生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过桥行”完成买入返售。但民生银行与宁波银行先后通过官方渠道否认此事,称自己开展的只是同业间正常交易。至于农行北分保险柜里的票据为何会变成一堆烂报纸,如今并无定论,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风险事件呢?

一、买入返售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首先,无故消失的票据,要么是放在金库里的真票被掉包,要么是最初被放入金库的就不是真票,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由于交易过程中不用查询、不用验票导致的。其次,在过去一年中农行北分的票据业务被检查过四次,包括财政部财专办检查、北京银监局检查、农行总行检查、农行北京分行自查。但这四次检查都没有查出本次39亿元的票据漏洞,最后是由农行总行审计局到北京分行检查时,根据制度规定要求检查票据有关文件,票据漏洞才一下子被检查出来。最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指出商业银行应当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与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各项业务交易,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而农行北分39亿元的票据在回购到期前被提前取出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却未建立台账,让人不得不怀疑该行的会计制度是否流于形式。

(二)消规模需求带动过桥行业务

该行作为买入返售的出资行票据贴现会占用银行信贷额度,银行为了扩大规模或者在不增加规模的情况下扩大收益,就必须把票据的规模消除掉。据相关资料,农行北分2015年违规进行票据回购规模累计达到70亿元。消规模和“过桥”相辅相成,没有消规模就没有回购需求,没有回购需求就没有流动性,没有流动性就没有“过桥”。民生银行与宁波银行先后通过官方渠道否认参与“过桥活动”,称自己开展的只是同业间正常交易。为什么这么大数额的票据交易为什么会连交易对象是谁都不清楚?这是因为之前监管部门对银行间买入返售业务都不要求背书或执行不严格,究竟谁是过桥行看不出来。

(三)有利于达到银行业绩要求

近年来一些银行为了完成全年信贷任务,会主动去找那些资金丰厚的票据掮客来帮他们完成信贷任务。一般情况下,企业要求银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必须要向开票行交纳保证金,比例一般在50%左右。对于银行来讲,这是一笔存款,不仅有助于完成存款指标,更成为一种银行揽存的利器。而对于可以进行消规模处理的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迅速制造净利润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一次消规模的费用是100个BP,一些农信社为了快速冲抵不良,不惜以此方式违规操作。从这方面来看,特定的票据业务既能保证银行客户的资金需求,也能对同业进行资金融通,与此同时,还可以节约资本金和贷款规模。这是一个企业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多赢局面。

(四)票据市场基础设施落后

在农行北分案的公开信息中,很容易发现,我国目前使用的商业汇票市场尚且处于纸质阶段,电子化程度极低。很明显,纸质票据的问题之一就是便于作假,操作风险会很大。尽管在票据的纸张和印制过程中,相关部门运用了很多高科技防伪措施,但不法分子利用伪造、变造票据凭证案件却时有发生。这种票据市场“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得全国银行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票据流转、交易电子化平台。受制于纸质载体、手工交易的方式,票据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极为严重。换个角度讲,这种基于票据物理属性的缺陷,也给了很多不法中介以可乘之机。因为,正是市场信息不对称、纸质票据市场的透明程度不及电子票据平台,所以一些中介才能够规避监管,进行违法操作。

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风险防范建议

今年一季度以来,先后爆发的三起累计涉案金额高达56.7亿元的票据风险,令票据安全问题广受关注。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结合央行、银监会与19家银行在银行业协会座谈票据风险等一系列行动。针对本案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规范、落实内控制度。农行北分39亿元票据莫名被一票多卖,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不健全的内控制度和落实不到位,126号文在该风险事件爆出后提出了要强化票据业务内控管理等一系列整改建议,其实在事件被曝以前银行内部不乏各种内控制度,但这些内控制度是否有被认真执行,无从知晓。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一系列内控制度规范,更重要的是不让这些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其次,杜绝消规模、过桥行业务。针对谁是过桥行、谁是通道看不出来的问题,126号文规定:“受理转贴现业务时,拟贴入银行必须确认交易对手已记载背书,禁止无背书买卖票据。”若该规定被严格执行,纯过桥行就被管死了,哪些银行参与了业务哪些银行没有参与也会变得很清晰明了,而农行北分票据大案中过桥行的混乱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杜绝。另外,126号文还要求加强交易对手资质管理,银行应对买入返售的交易对手由法人总部进行集中统一的名单制管理,定期评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如果交易对手不在名单内,银行就不能开展交易。这也对买入返售业务违规操作提供了难度。

最后,大力推行电子票据系统。只要有人工参与的地方,操作风险便会被放大。票据被伪造、变造、复制、克隆等案子层出不穷。如果票据全部电子化,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种风险。2010年央行就曾对电子票据发展相关政策征求过商业银行意见,但最后因种种原因搁浅,近期票据市场重大案件频发,并且绝大部分是操作风险案件,多与纸票线下交易、信息不透明、一票多卖有很大关系,电子票据被再次提出。虽然电子票据实施起来难度不小,行业阻力可能较大,但是据调查,2015年以来,全国电子票据的承兑量保持每年60%的增速,交易量的市场占比已达30%,这说明电子票据有可行性并且势在必行!

上一篇:融舞、乐、诗、画于一体之艺术图式探讨 下一篇:浅谈农业院校微积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