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乐的自己

时间:2022-10-20 09:59:15

学校是什么?教育是完善人的事业,有了这样的目标定位,教育才会有理想和信仰;那么学校就应该是唤醒人性,亲近善良,远离无知,拒绝邪恶的场所。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是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无意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上看见墙角有一张椅子,心想肯定是有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没有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孩子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曾经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但是谁能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的。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记得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许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忽然想起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坚定、执著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让阳光撒遍每个被遗忘的角落。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的,如玻璃。我们做老师的既要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快乐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快乐可以使人青春永驻,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留下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试着在不经意间捡拾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扔掉他人的快乐,也不要轻易丢掉自己的快乐。每天把笑脸送给每个人,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学生,那么,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将会是最美丽的你。

(文章原名《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有删改)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中学历史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