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2-10-20 09:58:44

激发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非常重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改革刚刚起步,还在摸索中前进。在此背景下,本文讨论了现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思考总结了一些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改革

1、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所接收的学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但动手能力强;人生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容易受外界干扰,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差,沉迷游戏者较多;

综合分析不利于高职学生未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 许多学生的学习不具有计划性,不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基本上是被动上课,课后也以完成作业为主,基本上不涉及预习、学习、复习的简单而基本的过程。由于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够,学生几乎不提问题,对不懂的学习内容也难以表达哪里不懂,为什么不懂。同时,多数高职生源的文化素质较低,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有的学生到课堂听课,一是受学校纪律的约束,二是应付考试,但真正参加考试也是一脸茫然,没有去接受业务知识的欲望,学习纪律松弛,上课或自习看小说、睡觉,混时间的大有人在。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所谓自主学习,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其一,“学习”应该是学生完成自我构建的过程;其二,“学习”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其三,“学习”需要依据具体的学习活动。或者理解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能动地、创造性的参与一些列科学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学习方式。

2.1 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和行业对高职学生的客观要求。

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来看,从各行各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来看,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知识大爆发的时代,已有研究表明,知识更新速度已经从18世纪以前的每80至90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的每50年翻一番加快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每3至5年翻一番。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非常快,尤其是电子信息行业知识更新更是日新月异。而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是陈旧的,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势必也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和行业对高职学生的客观要求。

2.2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一项难题。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已经看到了现行高职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所以加大了对高职院校改革的力度。当前,传统的“传授”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步伐了。造成师生教与学矛盾突出。

“传授”教学方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思维会变得程式化,会慢慢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现行的高校体制下,老师的教学任务重,而且教师每年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量,以达到学校的考核和职称评审的需要,所以教师很难抽出大量时间给学生开小灶。

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时展要求,具有创新能力,具备综合素质有竞争力的毕业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难题。

3、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设想。

3.1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目标以规划人生。

造成高职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有很多,要想改变现状,首先要解决学生的主观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以规划人生。虽然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一个基本的目的,但是具体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并不明确,甚至根本没有。由于不能把学习的目的具体和细化到现实的学习中,成为激发学习的源动力,因而难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为此,应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激励教育,指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目的进行过渡性的分解,使学生通过渐进性和阶段性的方式逐步实现目标。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可以举办一些职业规划的大赛,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3.2教师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传授”教学方式以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步伐,反而成为阻碍高职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障碍。作为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合适的土壤和必要的手段。本人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借鉴尝试了一些国际国内先进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愿和大家分享。

⑴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它要求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手创造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职业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体验工作的艰难与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⑵启发互动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要想学生脱离老师,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主要是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这就是启发互动式教育的基本思想。启发互动式教育的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⑶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竞赛的激励机制,能让学生在竞赛学习中不断增强竞争意识、积累学习经验、完善知识结构、改进学习方法。目前国内有很多针对高职学生的竞赛,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让有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以便学生更好的运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自己的学习意识和动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学校举办面向全校学生的大型总结、表彰和动员大会,并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一激励机制也会对激发和诱导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形成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会带动其他同学参与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竞赛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竞赛成绩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性互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应该是一体化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无论是项目教学法、启发互动式还是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教、学、做一体化。这也符合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李国军.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技资讯》.2011年第36期

[2] 陈良,李明等.启发互动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教育与教学》.2006年第9期

[3] 杨建.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21期

[4] baike.省略/view/2062970.htm .百度百科

上一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下一篇:禹城市水利普查中质量抽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