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营养元素缺乏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时间:2022-10-20 09:46:21

水稻营养元素缺乏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1.水稻营养元素缺乏的症状

1.1缺氮 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小、失绿、早衰。一般先从老叶尖端开始向下均匀黄化,逐渐由基叶延及至心叶,最后全株叶色变淡,成为黄绿色,下部老叶枯黄。发根慢,细根和根毛发育差,黄根较多。

1.2缺磷 秧苗移栽后发红不返青,分蘖很少。或返青后出现僵苗。叶片细瘦且直立,有时叶片沿中脉稍呈卷曲折合状,叶色暗绿无光泽,严重时叶尖带紫色,远看稻苗暗绿中带灰紫色,稻株成簇状,矮小细弱,根系短而细,新根很少,如果有硫化氢中毒的并发症时,根系灰白,黑根多,白根少。

1.3缺钾 移栽后2~3周开始显症。缺钾植株矮小,呈暗绿色,虽能发根返青,但叶片发黄呈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和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最后叶片由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严重时全株只留下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看似火烧状。病株的主根和分枝根均短而细弱,整个根系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很少。

1.4 缺中、微量元素 缺锌,先在下叶中脉区出现褪绿黄化状,并产生红褐色斑点和不规则斑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状,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一般由下部叶向上部叶依次出现。病株出叶速度缓慢,新叶短而窄,叶色变淡,尤其是基部叶脉附近变成黄白色。重病株叶枕距离缩短或错位,明显矮化丛生,很少分蘖,田间生长参差不齐;缺硫,症状与缺氮相似,田间难于区分;缺钙,叶片变白,严重的生长点死亡,叶片仍保持绿色,根系伸长延迟,根尖变褐色。

2.防治方法

2.1缺氮 及时追施速效氮肥,配施适量磷、钾肥,施后中耕使肥料融入土壤中。

2.2缺磷 浅水追施五氧化二磷30kg/ha,施后中耕,混耙于土中10~15cm;浅水勤灌,反复露田,提高地温,增强稻根对磷素的吸收代谢能力,待新根促发出后,追施尿素促进恢复生长。

2.3缺钾 排水,追施氯化钾50kg/ha,施后立即中耕。同时配施适量氮肥,并进行间隙灌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吸肥力。

2.4 缺中、微量元素 秧田期在插秧前2~3天,用1.5%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促进缓苗,提早分蘖。始穗期、齐穗期用硫酸锌1.5kg/ha对水喷施,促进抽穗整齐,加速养分运转,有利于灌浆结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施用含硫肥料如硫铵、硫酸钾、硫酸钾复合肥等补充硫元素;施石灰200~400kg/ha补充钙元素。

3.叶面施肥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水稻田需肥量也相应增加,需重施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同时还应通过叶面施肥进行调节水稻生长,达到超高产的目的。进行叶面施肥还能补充中、微量元素,综合防治缺素症的发生。

上一篇: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下一篇:水田全程机械化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