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20 09:27:13

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数据驱动学习这一新兴的学习模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英语写作课程为切入点,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工具,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研究,实现英语写作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完善英语写作教学体系。

关键词: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55-0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将推动学生进行“探索式、发现式、验证式”学习。因此,数据驱动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一些学者的专注:Jennifer Thurstun & Christopher Candlin(1997)的Exploring Academic English:A workbook for Student Essay Writing介绍了其将语料库应用于学术写作的实证研究。香港理工大学的Linda和H.F.Lin将语料库应用于学生报告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利用Wordsmith检索以便掌握报告文体特征和选词方面进行了研究。杨永林等的写作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证奠定了基础。滕延江、刘世铸提出来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模式的设想,并从检索软件、操作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师角色的转换进行了介绍和论证,为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程春梅就数据驱动学习的定义、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并就教学实例进行了剖析。这些研究无疑为中国英语写作教学的提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案例研究

(一)理论基础

1、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策略。其特征是:学习者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估自己的语言能力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积极负责的态度,自主学习要展示学习者的创新精神。

2、数据驱动学习模式

从学习模式的角度,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DDL)被提出来,亦称为“课堂索引练习”(classroom concordancing),是将语料库引入教学的新学习模式。他的创始人Tim Johns认为,教学是研究的自然延伸,可以通过计算机语料最好的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发现式学习”。数据驱动学习为课堂交际活动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这一理念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即课堂练习或活动都以自主学习为主。设计好的教学材料交由学生自己观察,假设推断,然后再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最后归纳出答案来。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数据驱动学习这一新兴的学习模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英语写作课程为切入点,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现英语写作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多维的角度、方位、途径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三)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研究对象:我院2个二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班,共52人,对照班A班26人;实验班B班26人。对照班仍采用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数据驱动学习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为主的形式。实验班与对照班使用教材完全一致。

研究工具:语料库检索软件以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

研究内容:比较传统写作教学模式,数据驱动模式是否更具有优势?

研究过程:

以对照班A班(26人)、实验班B班(26人)为研究对象,对2个班分别采用传统方式(A班)和数据驱动学习模式(B班)进行教学,在学期末再进行测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主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科学的实验结果,来验证数据驱动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效果。

研究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和定性分析

将学期初写作测验的结果输入电脑,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得出以下结果:A班平均分14.46分,标准差为1.581;B班平均分14.15分,标准差为2.395。从中可以发现A班和B班的平均分相差不大,即,两个班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当,均在14分-15分之间。通过标准差,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即使两个班的平均分相差不大,但是各班内部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较大。A班的标准差小于B班,说明A班的成绩比较集中,成绩在平均分的周围,而B班则相对较分散,成绩差异大。

学期末的检测是采用了2008年的专业英语四级考试的写作试题,总分是15分,A、B两个班的成绩如下:A班平均分9.92分,标准差为1.573;B班平均分10.85分,标准差为1.047。通过数据,可以清楚的发现A班和B班学生的作文成绩的差异。A班平均分较B班低0.93分,可见,运用数据驱动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通过标准差的比较,B班学生的内部成绩差异较小,成绩比较集中。

将A班和B班学生的期末写作成绩进行T检验,得到下表:

从表中得出,t=-2.101说明结果与原假设(A班成绩要好于B班)是相反的,B班的成绩要好于A班;通过sig值=0.046

(四)结合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英语写作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实施方案

1、将材料科学分类。在教学前,教师要把材料加以分类。一般分为已有的语料库,如BNC,BROWN,LOB,ANC等语料库和自建的小型语料库,如通过网络下载材料自行标注符码创建的语料库,这些均是自然语言语料库,而非教师编创的语言例句。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合理的采用不同的语料库,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问题。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指导作用。所准备的已有语料库和自建的小型语料库是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语言问题时可以检索查询从而解决问题的材料。教师帮助学生获得相关语料和检索工具,并指导学生学习操作检索工具,并能够对检索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正确运用语言。

例如,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将来时是学生们常用的一种时态,但是,英语的将来时有许多种:will/shall+v.,be going to,be about to,be to do,be doing,will be doing等等。在众多的将来时的表达中,它们的用法略有差别。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检索工具,对自然语言语料库进行检索,通过观察、研究、讨论总结各个将来时表达式的真正含义,从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表达式。通过检索Brown语料库,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will/shall+v.表示“将来;意愿”,从语料库中得到的例句如….this amounts to,if true,is that there[[will]]be a free-for-all fight in this case…(2)be going to表“现在的意愿、原因对将来的影响”,例句:….Rhode Island is[[going to]]examine its Sunday sales law with possible…(3)be about to表“即刻的将来”,例句:….e great promises to make when they are[[about to]]go home,but drinking is their sickness…(4)be to do表“计划、必须、注定”,例句:..her boy asserted:“To be a good Jew is[[to do]]no wrong;its to be a good person”.W..(5)be doing表“现在的计划对将来的结果”,例句:…he diagnosis at once,but gradually we[[are coming]]to.Fortunately,there is a nursery sc…(6)will be doing表“将要”,例句:…By leaving me everything he wouldnt [[be doing]]me a favor,my father told him,and he…

学生通过对语料库的真实语言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了不同将来时表达法的内在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写作中对将来时多种形式的用法混淆的难点。

3、归纳总结。数据驱动学习模式的重要一环是科学的归纳总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总结:(1)语料库的类别。不同体裁的作文对语言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商务(科技)、法律等方面的文章中,shall的应用要比其它情态动词要多;记叙文中生活化的内容较多,则更需要文学性的语料库的辅助;议论文、说明文要通过检索以读者文摘或论文集等为内容的语料库来研究词语运用等等;(2)对词的搭配、类联接等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自然语言材料检索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语言信息,在写作中可以更加准确地、地道地表达作者的意图。每一次检索都是一次学习、研究、归纳的过程,学生要逐渐形成研究的习惯,并将研究的成果做好总结、归类,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三、总结

数据驱动学习模式是将语料库引入教学的新学习模式,它为课堂交际活动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探索式、发现式、验证式”学习,十分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写作教学中,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相比,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它不仅能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而且还会促进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更好地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春梅.对“语料驱动学习”模式的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2]滕延红.基于欲离开的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

[3]王海.21世纪以来我国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3).

[4]杨永林.一种数字化英语学习语料库及其应用(上、下)[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

[5]Linda,H.F Lin.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 corpus of student report writing to help students write better reports.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ultimedia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rrison et al,eds.)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1999:69-79.

[6]Johns,T.Data-driven learning:The perpetual challenge.In B.Kettemann & G. Marko (eds.).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rpus Analysis. Amsterdam:Todopi,2002:107-117.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1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及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基于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朱斌谊(1981-),女,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王文欣(1981-),女,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上一篇:三美论: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层次理论的升华 下一篇:“导弹”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