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8-23 04:33:29

浅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探讨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几个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终身体育;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11-02

校园体育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从而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因此,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本身的迫切要求。但是究竟什么是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对终身体育有什么影响?学校又怎样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的校园体育文化?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及构成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学生的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教育工作者的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其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若把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来考察,其内容相当丰富,根据文化学的观点,人们通常按文化要素的不同把文化划分为三大类,即意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意识文化包括一切意识活动的产物,行为文化包括各种行为活动、规章制度,物质文化包括所有的物质性产物。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基本应包括: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学校特定群体的体育价值观和其意志品质、精神面貌在体育方面的集中表现,在校园体育文化体系中,体育观念、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是校园体育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方向,体现着文化主体的主观愿望和文化品位,因此,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行为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则对体育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支持作用。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学校中诸如体育馆、体操馆、田径场、游泳池、校园绿化、雕塑、报栏、橱窗等物质环境,都可以通过设计,进行组织,改造和利用,从而构成物质文化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同时,它们又成为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这些特质会折射入人们的心灵,对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此外,体育建筑、设施、场地等,作为一种依托,又承受着师生们体育锻炼的实践。因此,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包括建造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和精心合理地使用好已有的场地设施和器材。

(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并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如可以有计划地出版体育报、体育标语、体育新闻广播,转播国内外体育比赛、在校园网上设体育主页等,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运动会、体育节、各种单项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校风,形成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从而构成体育精神文化环境。总之,校园体育物质环境和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智慧、力量和美感的体现,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结合,它可以促进学生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在体育文化的环境中逐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三)校园体育文化运作机制的建设

由于校园体育文化大多是以群体活动的方式出现的,有人面广、活动范围大等特点,在开展活动时,既提倡自由参加,又反对放任自流。因此,必须强化各级管理,成立体育部牵头的、体育教师或领导参加的,相互配合的组织体系。学校对全校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技术指导,负责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如校运动会、体育节等),负责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培养、考核、申报工作;这种管理机制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各行其职开展活动,做到群体活动正规与非正规结合、大型与小型结合、体育与娱乐结合,保证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热烈扎实、健康持久的开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学校体育文化开展的成功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培养一支造诣深、人文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正、对学生起表率作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教师的教育理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个人的性格、气质和作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师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这是能否长期持久的开展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关键所在。

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体育课的教育功能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对体育的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

1、加强思想教育,经常向学生讲述全民健身活动与终身教育对人类健康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明白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伟工程,使每位同学都树立起一种紧迫感、使命感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楷模,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人格素质、品行作风是构成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体育知识的接受、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学生的典范。

3、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体育课要打破以往只掌握技术,增强体质的格局,改变那种注入式、强制式教学方法,教师应适当放权,让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如,让学生设计带准备活动、组织游戏与比赛等,在适当宽松的环境中,锻炼学生的胆量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爱好与兴趣。

(二)实施个性化培养,建立专项课外体育活动

实施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即特别喜爱而又擅长的体育项目,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

个体化教育是着眼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而实现的教育,它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是学生施展禀赋、才能、爱好、特长的最好场所,如果学校的一切活动统得过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集体的情绪,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专项课外活动即固定活动项目、固定活动场所、固定辅导教师、固定练习时间,学生持证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意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项目。在这种四固定、一自由的形式下,在充分发挥教师技术专长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爱好的需要,发展了学生个性,使学生能轻松地学会一至二种终身锻炼的技能。

专项课外活动,是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是课外锻炼的导向,课外锻炼则是课内教学的延伸。以往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由于一时跟不上进度,会对体育产生消极思想。现在有了专项课外活动,就可以解决难点、提高技术,重新唤起学生对该项运动的兴趣。

专项课外活动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这种平等自主的教育过程中,学会了终身锻炼的技能,增强了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这时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从兴趣爱好经过内化变成个性,最终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节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有一定内涵和指向的客观精神,总要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来。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全民族都起到教育和鼓舞作用,在社会体育中,也体现了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以,校园体育文化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为此,一些学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节活动,对于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如下:1、加强体育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海报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加强渲染,烘托气氛,发动全校师生都来关心体育节的活动;2、在项目的设置上,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特点以及各年级体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多种性质的活动项目如竞技性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广播操比赛及健身长跑等,教师也可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一些娱乐性的比赛项目,如骑慢车比赛、拔河比赛、投篮比赛、30人50m往返托球接力赛等;3、比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全校性的比赛,可以进行班与班之间的对抗赛、友谊赛等。只要达到全体行动、人人参与的目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4、在比赛的计分办法上,可以采用计班级总分的办法,通过广播、校内醒目处张贴海报、公布竞赛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这种“落实到户”的方法,将使学生的集体荣誉空前高涨;5、在体育节期间,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体育征文、体育摄影、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结合形势,选择适宜的体育资料和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与民族自豪感,介绍一些历届世乒赛的简况、本届世乒赛参赛队伍的组成情况及世界诸强队的风格特点等资料,引导学生在了解知识、增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关心体育事业、自觉锻炼身体的热情,而不是简单地看热闹、看比分。

四、总结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从而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因此,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本身的迫切要求。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运作机制、教师队伍、体育传统等方面的建设,推动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繁荣校园体育文化。这也必将有助于学生个性思想品德发展,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及其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学生一生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辉.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取向与建设性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7,(3).

[2]沈跃进.体美表现—现代体育教育新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

[3]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4]李晓武.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要性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2).

上一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重... 下一篇:浅谈新版电视剧《家》的叙事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