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砖混结构设计方法

时间:2022-10-20 09:19:45

浅谈砖混结构设计方法

摘要:本文从砖混结构设计的特点出发,详细的阐述了砖混结构的计算、构造设计及与公用专业配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初入设计行业的初学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设计院的新员工迅速的进入设计角色。

关键字:砖混结构结构设计

前言

最近几年随着以一线城市的限购,房地产市场逐步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民用设计市场也逐步发展到县级城市,在一些县级城市中砖混建筑还是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作为一些传统的大院也需要为开拓县级设计市场做些准备,总结砖混结构的设计要点是一项看似简单却非常必要的工作。本文结合砖混结构的特点从设计者容易忽略的角度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 准备工作: 1. 在拿到建筑专业的条件图后,不要急于上机绘图,尤其是住宅楼,大都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如此一来就有地下室的部分隔墙不是上下贯通的。

隔墙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这些隔墙(主要是240厚的墙)让这些墙作为地下室顶板的承重墙。二是不利用这些隔墙承重,墙顶设梁,墙后砌。这种处理方法还有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地方:一般的地下室的层高较低(通常为2.2米)如果墙较长且墙中又有门洞,这时候要控制墙顶梁的高度不宜大于350mm,否则会造成门洞高度不足。 2. 目前住宅楼的建筑设计中普遍设置了阁楼层,阁楼层根据使用功能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用来居住使用的,二是用来仓储储藏使用的。两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了结构设计时不同的结构处理方式:即是以阁楼层为本还是以阁楼层的下一层为本。如果阁楼层用来居住,那么结构处理时尽量要按正常的楼层来处理不要影响居住的功能。反之,则要尽量把阁楼层的下一层按正常的楼层处理,不利居住的处理尽量放在阁楼层。

由于阁楼层的设置,通长情况下建筑的设计中会出现部分的屋顶露台。这样就会使部分墙体不上升到屋面,而部分上升到屋面的墙体无根,必须要以梁来台的。

下面分三个部分来说明此情况下的结构处理:一是板,按正常情况,没有必要减建筑做法的,而室内的板顶标高是要减建筑做法的,如此造成下层室内顶板不平,故建议屋顶露台的板顶标高同室内的一样,统一减去建筑做法,方便施工。再一个建议就是板内钢筋要双层双向拉通,板厚适当加厚,板配筋率适当提高。(原因就是此层上下的刚度有变化及此层板应当认为是无根墙体的嵌固端)二是梁,主要是指抬无根墙体的梁,此梁的设计应当按托梁的设计和构造更为合理。不应该按简单的简支梁设计,当梁上的墙体有门窗洞口时建议梁的箍筋全长加密。三是构造柱,主要是指不是从基础延顺上来的构造柱,是由于无根墙体的存在而设置的构造柱,此构造柱的截面和配筋建议加大,另外此构造柱建议向下延伸一层向上要锚入屋面的圈梁内。能清楚这些关系对于下一步的设计是有益无害的。 3. 确定结构方案。大的方案当然是砌体结构了。确定基础方案的前提是正确读懂和理解地质勘察报告。还有就是要根据甲方的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基础的形式,以免造成按常规设计后又更改设计的情况。 4. 至于上部结构部分主要是根据甲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以下部分:一是,楼板采用现浇板还是预制板,若是现浇板的话钢筋采用什么强度等级的钢筋,若是预制板的话采用国标还是省标的预制板。二是,板,梁,构造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和目前的经济情况,建议采用C25等级的混凝土。准备完这些基本的条件我想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二. 结构设计:1. 结构平面图。在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前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就是要不要输入结构软件进行建模的问题。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时(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

对于局部受压的防御措施是要按规定对梁下设梁垫以及设置构造柱等措施。如果时间不是很紧张的话建议还是输入建模较好,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导算。另外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我的观点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这也是为施工图审查作的必要准备)绘制结构平面图时如果没有建模的话就可以直接在建筑的条件图上来绘制结构图了,这一步必不可少的是删除建筑图中对结构来讲没有用的部分,简单快捷的方法是利用软件的图层功能,直接冻结相关的层。然后再建立新的结构图层:圈梁层,构造柱层,梁层,文字层,板钢筋层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绘图效率,方便在不同结构平面图间的拷贝移动和删除。

在结构平面图的绘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如果结构是对称的或单元式的结构,要利用对称的或单元的画法来节省笔墨提高效率。 (2)上下左右对称的尺寸标柱可以省略对称边的标注来节省笔墨提高篇幅的利用效率。 (3)板的厚度结合建筑平面的开间和进深确定一个统一的厚度,局部不适处局部加厚或减薄。板上预留洞口须注明尺寸,须要附加钢筋的设附加钢筋,须要设洞口梁的要设梁。板的阳角须按构造规定设附加钢筋。挑板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满足,当伸入相邻板内时要注意伸入长度应大于等于1.5倍的悬挑长度。(并要以计算为准) (4)梁及圈梁。梁的定位,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的梁定位时的原则是:梁边与门窗边外齐,即梁尽量处在厨房,卫生间的室内,不要露在与厨房,卫生间相邻的房间内。

圈梁的设置要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当圈梁下的洞口较大或圈梁上的荷载较大时应注意验算圈梁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另外加强。当有错层且错层高度小于等于500时可以加大圈梁截面和一设置。反之,要分别设置圈梁。 (5)柱及构造柱。必要时砌体结构里面是可以设置单独的受力柱的。与此柱相连的梁的构造和配筋也要满足相关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当构造柱上的集中荷载较大时应注意验算构造柱能否满足要求,否则要予以加强。 (6)挑梁。挑梁钢筋要比计算值适当的放大。

(7)过梁。过梁可以按标准图来选用,在设计图中应交待清楚选用的方法和标准图的具体图号。

(8)雨篷。当雨篷悬挑长度≤1500时可以采用板式,建议做成变截面的形式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反之,建议采用梁式雨篷。尤其要注意的是雨篷的倾覆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2.屋顶(面)结构图。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两种:梁板式及折板式。

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反之,则适用折板式。

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人员真正的心知肚明,结构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设计的图纸方能让施工人员明白。由于屋面的起坡会造成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高,应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 3. 大样详图。

大样详图的绘制可以在建筑详图的基础上直接绘制,要注意的是在保持建筑外形的前提下尽量的使结构受力和理和施工方便。在标高和外形尺寸上一定要和建筑专业协调一致。需要提醒的是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关系要搞清楚。该减的减,不该减的就不要减。 4.楼梯。

楼梯梯板要注意挠度的控制,梯梁要注意的是梁下净高要满足建筑的要求,梯梁的位置尽量使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阁楼层处的楼梯由于有分户墙的存在要设置抬墙梁。注意梁下的净空要求,并要注意梯板宽度的问题。

5.基础。

基础要注意混凝土的标号选择应符合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可采用C25)基础的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施工图审查中心重点审查部位)。基础图中的构造柱,当定位不明确时应给与准确定位。除上述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外,具体设计时还需注意各专业的配合性。以上所述几点都是在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容易忽略和遗忘的地方,当然还有很多方面本文没有涉及(请参见相应的规范和规程)。希望本文所涉及的地方可以给初入设计行业的设计人员一定的帮助,能够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总之,设计工作需要的是认真,仔细和很强的责任心。只有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 50009-2001

上一篇:单层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体会 下一篇:无损检测技术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