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玩球托起幼儿快乐的天空

时间:2022-10-20 09:10:02

趣味玩球托起幼儿快乐的天空

根据《学前儿童体育》及国内外相关资料的阐述,球类活动是最适合幼儿开展的运动内容,其趣味性、多功能性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对发展幼儿的整体素质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幼儿园开展球类活动时却往往陷入训练式、练习式的怪圈,使得幼儿在幼儿阶段就失去了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导致其失去了利用球类得到最大限度体能及智能发挥的可能性。

兴趣是以人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需要为基础,着力认识、探索该种事物或从事该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人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对该事物产生集中而持久的注意力,会引起丰富的联想和复杂的思维活动,并产生积极的效果。如何用“趣”让幼儿爱上球类活动,这是笔者想要探索的内容。

一、教学蕴含“趣”:显性激趣

1、“偷天换日”,以角色意识激发游戏动机。有意想象在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主题,幼儿还能主动地去克服一定的困难。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性为特点,对具体的,形象的和熟悉的事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抽象的,概括的或不熟悉的事物则不易理解。因此,我们在开展球类活动时,常常赋予球类新的角色。如小班球类游戏《小蚂蚁搬豆豆》中,把篮球当作豆豆,幼儿变成会搬运粮食的小蚂蚁,跟着蚂蚁妈妈一起把豆豆运回家,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当有“豆豆”剩余在地上的时候,小蚂蚁们会抢着把它运到家里去。此时,篮球就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而是蚂蚁的食物小豆豆。幼儿在富有情境性的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以主动的姿态进行学习,改变了教师以要求为主的活动方式,使幼儿的球类活动成为了内在动机驱使的活动,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使活动的展开趣味横生,让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2、独辟蹊径,以创新思维打破传统定型。3-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仍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儿童无意注意在幼儿阶段已高度发展,而且相当稳定。凡是鲜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突然变化的场景,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这也就意味着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他的兴趣很容易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如何在整个活动中控制幼儿的兴趣点,保证他能专注的进行完整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要克服的困难。

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探索,总结出了解决的办法:打破传统玩法,以创新玩法延伸幼儿兴趣。如我们一位组员在区里获得一等奖的体育球类活动《小青蛙玩雨点》,赋予刺毛球雨点的角色,进而不断改变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了抛、接、滚、赶、晃等动作技能,改变了以往刺毛球用来抛、接的玩法,让幼儿在不断加入的新玩法中时刻保持对刺毛球的兴趣,进而投入的完成整个活动。

二、环境暗含“趣”:隐性延趣

幼儿园环境的作用不容小觑,皮亚杰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取知识的。环境内蕴含丰富的游戏空间,能够帮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得到隐形的锻炼提升。

1、因地制宜,创设趣味球类区域。我们综合情境、情节、角色等元素,创设了幼儿园户外趣味球类区域。在对幼儿园的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后,划分出篮球区、足球区、大龙球区、刺毛球区四大区域。篮球区:以塑胶场为主要活动场地,可容纳30名幼儿在区内活动,篮球区具体分为比赛区、投篮区、运球区、拍球区、花样玩球区五大区域。足球区:以足球场为主要活动场地,辅以足球场南侧一片空地来开展足球区域活动。足球区一句不同年龄幼儿设置了不同的小区域,如大班的竞赛区、踢球击瓶区,中小班的花样踢球区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辅助材料进行活动。大龙球区:以游泳池为主要活动场地,辅以游泳池周围一片圆形场地。可容纳36人同时进行活动。大龙球区主要分为大龙球接力、大龙球追赶跑、大龙球跳跃行进走、大龙球体型锻炼四大区域。刺毛球区:以滑滑梯一侧攀爬区域为主要活动场地,主要分为刺毛球高空投掷、刺毛球双人互扔互接,刺毛球命中高空目标三大区域。这几大区域能够帮助幼儿在晨间或者户外活动时进行相关技能的锻炼,游戏化的场景设计让幼儿沉浸在快乐的氛围里,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

2、动态创设,及时更换区域内容。皮亚杰认为,幼儿是主动发展的,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着自身内部知识的结构。换言之,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中要突出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环境的操作、探索、控制作用,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索,从而获得发展。基于此,无论是体育区域环境的创设还是体育材料的投放,我们都立足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体育综合区域环境的创设也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根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幼儿的需要和实际,及时更新、更换区域环境布局设置,充实、改造、变更体育器械的投放和摆设等,创设动态环境,以满足幼儿的需要。

实践证明,在球类体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在球类体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体育活动区域,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兴趣,积极参与球类活动的目标。

【作者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策略 下一篇:穿越30年:寻找游戏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