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液引流护理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2-10-20 07:39:25

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液引流护理的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液引流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今年收治的86例尿道下裂术后行尿液引流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3例,护理组给予多饮水,每隔2个小时挤压尿管连接管,维持管腔通顺,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即可。结果:护理组患儿引流的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儿引流的有效率为62.79%,护理组的引流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尿道下裂;小儿;尿液引流;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06-01

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先天畸形的疾病之一[1],尿道畸形对患儿的排尿和生殖功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临床表现为下弯、尿道口位置异常、包皮分布异常、系带缺如等等,为了避免患儿的心理和生理受到伤害,手术时最有效的可行手段。我院在尿道下裂手术后实施了新的引流方法,采用尿道支架管放进引流管到膀胱引流,由于放入的引流管至小儿胃管,管的质地柔软较小,容易弯曲导致管道阻塞,所以每2个小时挤压尿管连接管,维持管腔通顺,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次试验中护理组的患者采用此种方法,疗效显著,详细情况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今年收治的86例尿道下裂术的患儿,年龄范围1岁-10岁,平均(4.5±0.5)岁,型有21例,头型有18例,冠状沟型有27例,阴囊型有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游离包皮内板道成形术,尿道成形后人工尿道内置多侧孔F12脑室引流管及细硅胶管各1调座位尿道支架管,经脑室引流管内置入F6小儿胃管至膀胱引流尿液。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表1,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分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与常规的术后护理,保持管腔的顺畅,在手术后的第三天给予3mL 0.25%的氯霉素眼药水对尿道支架管进行冲洗,,每天1-2次[2]。护理组患儿多饮水,每天最少为2000毫升,每隔2个小时挤压管中管连接管,由近到远,近端的连接管给与反折,之后远端的链接管给予反折,后放松近端的反折处,从夫2-3次;密切观察患儿尿液引流的通常程度,引流管若是阻塞,可用注射器抽取20毫升进行冲洗,去除阻塞物。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的情况和引流尿液的通常程度。

1.3疗效判定:有效是指尿液引流通常,无效是指引流的过程中出现阻塞、脱落或者引流失败变换为其他的引流方式。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护理组患儿术后一期治愈35例,治愈率为81.4%,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后一期治愈37例,治愈率为86.05%,两组患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比较两组患儿的引流情况,详情见表2。

3讨论

护理方法主要分为:①将管中管有效的固定:使用桥式支架可以有效的保护患儿的会,防止尿道支架管被被子、衣服等牵拉,用胶布将管中管固定在患儿的下腹的位置,使在功能位,再将引流管固定在床上,管道自然弯曲,防止管道反折阻塞。②引流尿液的性质观察:观察排除的尿液和浓缩的程度,有无膀胱内沉淀物或者血块,遵照医嘱给予口服碳酸氢钠,并让患儿多饮水,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帮助尿液稀释。③支架管需要维持通畅:排除的尿液需及时排除,防止感染,在手术后的第三天给予3-5mL 0.25%的氯霉素眼药水对尿道支架管进行冲洗,,每天1-2次,清除积血会分泌物。管中管不做常规冲洗,若遇阻塞,可用注射器抽取20毫升进行冲洗,去除阻塞物。④肛周皮肤瘙痒的护理:保持患儿的床单、被褥的干净、干燥,手术后热敷肛周的皮肤,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的涂抹润肤霜。⑤适当的约束患儿的四肢:麻醉后没有完全清醒的患儿或者任性躁动的患儿应用安全带将其四固定,防止患儿将管道拔出,导致手术失败,约束患儿四肢时要注意观察四肢的血运情况,定时的放松安全带[3]。

尿道下裂手术后引流管的通畅对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儿生病的部位是生殖器官,患儿及其家属都会产生自卑、羞涩的心理,对不同的患儿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年龄较大、懂事的患儿,向其解释手术的必要性,相关的知识,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并为患儿举出成功的案例,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年龄较小的患儿,用拥抱、抚摸、玩耍增进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的关系,加强护理人员在患儿心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对患儿的床褥应保持干净和整洁,家属应配合护理人员帮助患儿营造出安全舒适的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引流护理,对引流管定时挤压可以降低引流管阻塞现象,提高引流的有效率,帮助患儿缩短痛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英娇,凌秀莲,李雪雁等.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液引流护理的比较研究[J].全科护理,2008,6(22):1979-1980

[2]廖跃武.不同尿液引流方式对中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71-1472

[3]蔡盈,郑训淮,曹永胜等.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引流方式的探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6):457-458

上一篇: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下一篇:牙周病药物治疗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