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的语篇功能分析

时间:2022-10-20 05:54:14

演讲稿的语篇功能分析

摘要: 近年来韩礼德的系统语言学理论在中国已发展到一个重要和有影响力的地位,他的语言学理论在研究和分析语篇中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及可操作性。本文主要探讨了用功能语言学方法来分析英语竞赛演讲稿这种语篇,具体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的主位和衔接等角度来探讨。

关键词: 语篇分析 演讲稿 主位 衔接 系统功能语法

1.前言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主张、看法;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因为本人曾数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等全国性英语比赛,并数次获奖,因此对撰写英语比赛演讲稿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现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依据,以本人2006年CCTV英语演讲比赛获奖稿件为素材,拟从语篇功能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英语比赛演讲稿的特点。

2.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我们常常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和分析方法来操作语篇分析。Halliday(2000:41)[1]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明确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和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黄国文先生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它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3]。在系统功能语法中,级阶(scale)是一个重要概念。级阶由四个级组成:小句(clause)、词组(group)、单词(word)、词素(morpheme)。在传统语法中,句子(sentence)比小句高一层。但在功能语法中,句子不是级阶中的一个级,当两个或更多的小句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小句复合体(clause complex)。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小句复合体中小句与小句之间的关系,一是看它们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即一个小句是对另一个加以扩展(expansion),还是被投射(projection);二是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情况,看它们是并列平等的关系(parataxis),还是从属的关系(hypotaxis)[4]。

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纯理功能(metafunctions)。Halliday(2000:33―36)把纯理功能分为三种,即概念(ideational)功能、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语篇(textual)功能。任何一个语篇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三大语义功能将语义系统现实化的。Thompson(1996:26―35)[5]则把Halliday的概念功能分为经验(experiential)功能和逻辑(logical)功能两种,提出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逻辑功能四个纯理功能。经验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谈论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人际功能指的是用语言来和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别人的行为、改变世界。语篇功能指的是使用语言时信息的组织问题,表明一条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逻辑功能指小句之间关系的机制,主要在小句复合体中起作用。经验功能是对各种事件的描述,反映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在表达这些看法时要涉及动作(goings-on)和状态(state)、东西(thing)、事物的属性(attribute)、背景(background)和其他情形[6]。经验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它的作用是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若干个过程(process)表达出来,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Halliday(2000:106)区分出六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及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3.语篇特点分析

语篇功能指前后连贯、并与语域发生联系的功能。韩礼德(1983)指出,所谓语篇功能就是“相关”功能,指的是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胡壮麟,1989)。语言的语篇功能实现是由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结构协同完成的。语篇功能涉及到主位(theme)系统、衔接(cohesion)系统等。本文对《爱丽丝仙境奇遇记》进行语篇功能方面的分析,主要分析其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运用功能语法,我们可以科学的对语篇进行分析。用系统功能语法所做的语篇分析被称为是“功能语篇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是一种“解释性活动”,即弄清楚该语篇是怎样表示意义的。它的目标是对语篇进行“评估”(evaluation)。评估的重点是语篇在交际情景中是否合适地起到了它应起的作用。系统功能语法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纯理功能。韩礼德把纯理功能分为三种,即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涉及到主位(theme)系统、衔接(cohesion)系统等。

3.1主位结构分析

在功能语法中,主位是信息的起始点,是句子的第一个成分,是小句的开始点。主位有标记性(markedness)和无标记性(unmarkedness)之分。

1.主位分析:

(1)This summer有标记主位

(2)One day有标记主位

(3)The next day有标记主位

(4)they无标记主位(projection)

(5)the rest无标记主位(projection)

(6)some无标记主位(projection)

(7)of course有标记主位

(8)But有标记主位

(9)it无标记主位

(10)we无标记主位

(11)we无标记主位

(12)consequently

(13)isn’t

(14)so有标记主位

(15)meanwhile有标记主位

(16)we无标记主位

(17)as有标记主位

(18)if有标记主位

3.1.1多重主位句的分析

在所列出的18个句子中,以I,we或they作主位的句子占多数。这说明作为演讲稿来说,非常注重讲话者本人,因为他是本人中心主旨的倡导者,是交流中的主体,本文主要是从作者自己的经验与视角去叙述和观察,这样使得文章更具有可信度与亲切感,采取娓娓道来的方式,缩进了与听众的距离。演讲稿的开头有多种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

(1)开门见山,提示主题。即一开讲就进入正题,直接提示演讲的中心。

(2)介绍情况,说明根由。这种开头可以迅速缩短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急于了解下文。如本文通过介绍作者的课堂提问来展开unity and diversity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回答的unity提示听众,引发思考。以引起听众的注意。这也是很多演讲采取的用personal story的方式开头来阐述中心思想的原因。

文中第一段出现的几个投射句,主要描述学生的心理过程以及通过回答描写人物,揭示人物性格。从这几个投射句,我们可以看出students的回答:Some thought they wanted to buy some books to enlarge their knowledge and others wondered they want to support the panda project.揭示了他们长期在应试教育下思维模式的固定与一致,抹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英文演讲稿中,为了体现文章的中心或者更深刻地阐述主旨,作者常常引经据典,通过名人名言,或是引用约定俗成的思想、俗语、俚语(idiom or slang)来加强文章气势,比如“it is asserted that the goal of education is to free minds and spirits.”这些反映了作者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号召听众深思并且为之而改变。

3.1.2衔接手段分析

衔接手段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语法衔接手段主要有三种: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和替代(substitution)、连接成分(conjunction)。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是指通过词的重复(repetition)、同义(synonymy)、反义(antonymy)、上下义(hyponymy)、整体与部分等关系来达到语义连贯。

这里同时标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手段,并注明所用的语法衔接手段。

(1)I...and...I...(照应和连接)

(2)I...them...they...if...(照应和连接)

(3)When I...their...,I...them...(照应和省略和连接)

(4) They...those...that...(照应)

(5)The rest(pupils)...alike(照应和省略)

(6)Some(pupils)...and...others...wondered...they...(照应和连接)

(7)Of course,it...(连接和照应)

(8)but...I...why...(照应和连接,省略)

(9)it...that...the...and...(照应,和连接)

(10)We...their...and...as if...but...we...those...who...(照应和连接)

(11)We...their...and...and...new ideas...(照应,省略和连接)

(12)Consequently...our...the...(照应和连接)

(13)It...instead of...(having)...(照应,省略,替代)

(14)So...my...that...we...and...instead of(teaching)....(替代,照应和连接)

(15)Meanwhile...we...and...(连接和照应)

(16)We...(照应)

(17)As...I myself...I...this...(照应)

(18)If...when...I...I...and...even...I...(照应和连接)

这里的照应有内指(endophoric),也有外指(exophoric)。例如:

(2)One day I asked them to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what they would do if they were given 1billion RMB.(4)They would donate that money to the Hope project to help those people in poverty to go to school.(them指代前面的pupils.that money指代前面的one billion内指中的反指。)

(14)(educators指代当今的一些教育者;外指)

4.结语

通过对该演讲稿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演讲稿的撰写中各种衔接手段的综合使用,能使整个文章连贯一气,脉络清晰。段落之间承接自然,前后呼应。整个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作为对公众传达信息的一种文体,演讲稿应当相当重视,衔接是指把演讲中的各个内容层次联结起来,使之具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由于演讲的节奏需要适时地变换演讲内容,因而也就容易使演讲稿的结构显得零散。衔接是对结构松紧、疏密的一种弥补,它使各个内容层次的变换更为巧妙和自然,使演讲稿富于整体感,有助于演讲主题的深入人心。通过照应、连接、省略、内指、外指等衔接手法,使得文章内容承上启下,从而使听众能够听得流畅。同时演讲者在演讲中树立明显的有声语言标志,以此适时诉诸于听众的听觉,从而获得层次清晰的效果。演讲者在演讲中反复设问,并根据设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能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2006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996.

[6]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上一篇:从英语的一词多义看译者的主动性 下一篇:浅析英语中的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