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研究

时间:2022-10-20 05:53:14

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研究

【摘 要】目的:对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7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总量丙泊酚静脉推注,研究组首次给予丙泊酚总量-60mg静脉推注,待患者呼之不应且睫毛反射消失时静滴余量,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的麻醉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丙泊酚;持续小剂量;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64-02

当前,临床中行人工流产术时多采用的是全身麻醉,因此在物的使用上需确保其安全有效,并能使患者尽快苏醒。丙泊酚因其起效较为迅速、较为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但其呼吸抑制明显,镇痛差,极易增加患者的痛苦。本文主要就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麻醉的效果,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7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2.17)岁;妊娠期为6~10周,平均妊娠(8±1.04)周;给予对照组患者总量丙泊酚静脉推注。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0~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28)岁;妊娠期为6~11周,平均妊娠(8±0.97)周;研究组则首次给予丙泊酚总量-60mg静脉推注,待患者呼之不应且睫毛反射消失时静滴余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禁饮4h,禁食8h,且不适用其他药物。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0.1mg芬太尼静推后,即刻给予其总量的丙泊酚静脉推注(推注的速度为0.5mL/s);待患者呼之不应及睫毛反射消失后行人工流产术。

研究组则在静脉推注0.1mg芬太尼后即刻给予丙泊酚(总量-60mg)静脉推注,(推注的速度为0.5mL/s),待患者呼之不应及睫毛反射消失后,将余量的丙泊酚通过三通管反推到静脉输液管中,静脉滴注,滴注的速度为60滴/min,并行人工流产术。两组患者术中如若出现患者体动或表情痛苦时,需静脉追加0.5mg/kg的丙泊酚。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术中患者踢动及呼吸抑制(舌后坠或RR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情况对照

术后,研究组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中,人工流产术虽是作为因避孕失败、空孕囊以及不全流产等的补救措施,但因手术本身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影响到患者病情的康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手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丙泊酚引起麻醉效果较快,毒副作用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较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但较大剂量的丙泊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呼吸功能起到抑制作用,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因此,研究小剂量给药对于减少或避免术后不良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中,通过转变过去丙泊酚给药的方式,应用三通管将静脉推注剩余的丙泊酚推至静脉输液管中静脉滴注,不仅能够维持血药的浓度,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而且还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提升使用的安全性。本次研究表明,采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的研究组,其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行人工流产术时应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的麻醉效果较为确切,患者苏醒较快,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赫建帅,李辉,张振晓,张孝田,等.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4):61-62.

[2] 张晓霞.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1):21-22.

[3] 王选刚.丙泊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74-75.

上一篇: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疤痕性子宫早孕疗... 下一篇:心律平复律和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