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0 05:31:25

浅析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自学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系统整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与观念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数学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从“讲授式”到“指导型”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核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重视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敢于放手,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贯,培养自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方法,正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从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没有预习习惯,更没有什么好的预习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掌握预习方法和提高预习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开学初,针对许多同学对预习数学无从下手,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兴趣的问题,我专门设置了一堂数学预习的讲座课,分析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针对第二天的预习内容进行详细的预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初步了解预习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同时让已有预习习惯的同学上台讲讲他们的预习心得,并提出预习作为平时表现分,促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一方面可使一些较易理解的问题在课前就得到解决,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对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精讲,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来听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渗透和指导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的自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和指导方法,让学生的自学更加有序、有效。

1.引导制定计划,合理安排自学

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自学,“不但可以克服忙乱的现象,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养成有条不紊的学习、生活习惯”。

指导学生制定计划,我首先要求他们从实际出发。自身基础差的学生,对学生讲的新授接受困难,自学的重点放在补习基础;基础好的学生,自学的重点则放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我还指导学生尽量把计划制定得具体一些,有可操作性,不要贪高求快。这样,才能切实保证自学的效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地获取新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学与课堂学习的关系

指导学生自学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材、脱离课堂、脱离教师的教学。所以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求自学不与课堂教学相冲突;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又注重自学的具体指导,如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证明问题等等,可谓一举两得。

3.指导学生选择好的参考书

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自学,应当引导他们适当地读一些参考书。我指导学生,按精读和泛读的标准选择少量的参考书。精读的参考书,要有利于加深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有利于开阔视野、开拓思维,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都较强,利于提高学生自学的品质。

4.引导学生勤思考、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动脑筋思考,寻根究底,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生才有可能在自学中找到数学学习的“结”,也才有机会解开这些“结”。这样既提升了学生自学的层次,也让他们找到了自学的“乐”。

三、通过定理、公式的推导来培养自学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碰到定理、公式教学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授定理、公式时我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前面所学公式、类比联想、分析归纳等多个角度出发,努力找出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探索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公式的推导途径,让学生独自证明定理和推导公式。同时教师在定理、公式的应用方面应要求学生不死记硬背,要做到随时会推导,这样学生既不易忘记所学的定理、公式,又能够应用自如,提高学习效率,长久坚持,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创设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得当,教师要遵循因势诱导的原则,适时提出问题,并且创设的问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问题要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跨度适当,不能太难,当然也不能太简单。(2)所设问题要遵循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所设问题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通过对知识的应用和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所学的知识只有和社会有机的联系,才能使知识活起来。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所经历过、接触过的实际活动中出发,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升华为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数学的理解,了解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增强应用数学的思想意识,并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有多种途径和形式,新课程更加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努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要持之以恒,丝毫也不能忘记和放松。

上一篇:以“生命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