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问题探讨

时间:2022-05-31 02:49:09

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问题探讨

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及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国际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扩大,国际物流作为物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受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保税区作为我国内地对外开放的最高层次具有发展国际物流的独特优势,如何有效地依托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服务,以更好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保税区;国际;物流

[中图分类号]F75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65-02

保税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历时20余年的发展,我国保税区的主体功能已得到有效发挥,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开放功能不断深化,服务职能不断强化,对区域经济的经济效应、辐射和带动作用日渐显现。

一、当前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的运营模式

国际物流业务是保税区的主体功能之一,是支撑保税区经济发展、服务保税区其他功能和区内企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保税区发挥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桥梁作用的运作实体。由此可见,保税区国际物流的运作模式也是与保税区的功能和运行方式紧密相连的。当前我国保税区的国际物流服务的运营模式主要表现在:

1.国际大宗进口商品向我国国内市场分销的物流业务运营

保税区是国际大宗进口商品向国内市场分销的物流分拨基地,以保税区作为物流分拨基地,物流服务运作的主体多元化,既有国际性企业在保税区设立的分支机构,也可以是国外企业在中国的商。主要优点表现在:1、缓征进口关税,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2、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及时办理报关进口手续,保证现货交易,避免交货延误;3、利用中国保税区低成本的物流及相关服务设施,降低分销活动中物流成本。总之,利用保税区作为分拨物流基地,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国际进口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此类物流业务对保税区物流功能的要求,主要是以仓储、配送、报关服务、简单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服务为主。

2.我国出口商品在保税区集中配送的物流业务运营

中国作为对外贸易第一大国将保税区作为集配中心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优势表现在:1、便于依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提供相应的产品和专门服务;2、有利于出口企业在商品离境之前获得出口退税,加快其资金流转;3、有利于利用保税区的物流及相关服务设施,降低分销的物流成本。总之,出口商品在保税区的集中配送,促进了保税区综合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出口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优质服务,降低成本,加速其资金周转。

3.转口贸易的物流运营

转口贸易是保税区的重要运营功能。转口贸易的物流服务是以区内第三方国际物流公司为主体进行运营的,第三方的国际物流公司主要为转口过境商品提供多式联运、仓储、向国际市场分拨以及提供物流信息等多方面服务。

转口贸易是保税区能够提供的一个重要服务,它要求保税区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运输条件及物流设施,同时对保税区及港口、海关等方面的管理效率要求也较高。

二、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的经济效应

通过对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运营的分析,不难发现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与此同时,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

1.区域产业的拉动效应

保税区对区域产业的拉动效应,主要体现在保税区以贸易、运输仓储、展示展销和出口加工等为主要方式的国际物流服务对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上。保税区以国际物流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保税区内的项目往往是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这些企业的进驻有利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推广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2.聚集效应

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的运营吸引大量的人才、财力、物力在区内汇集,各种经济因素有机融合相互作用提供国际物流服务,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这种效益集中的表现为:企业的聚集效益和消费者的聚集效益。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吸引熟练的劳动力和企业家的进驻,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消费者聚集效益则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体现出来。消费市场规模的集扩大引致金融、保险、咨询、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进而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其它相关产业的联动,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对发展对外贸易的推动作用

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扩大保税区的出口和转口贸易量。诸多跨国公司将我国视为其生产基地,跨国公司全球定位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保税区便捷的国际物流服务将充分适应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从而有利于其通过保税区向国际市场出口成品和零部件,促进了保税区出口贸易量的增加。

三、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发展的建议

要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应保税区产业发展的物流法规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借助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网络、销售网络和采购网络;利用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物流设施,使保税区成为我国国际商品分拨中心和采购中心;探索建立保税区―空港联动,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建立运营为契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保税区与临近国际航空港的整合,即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航空港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保税区与航空港的联动,打造新的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发展模式。

[1]刘燕.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工业大学,2008.

[2]周正柱.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措施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20)

[3]顺义网城:www. bjshy.省略/.

上一篇:论恒温库蒜苔贮存管理 下一篇:浅谈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瓶颈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