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负语文》有感

时间:2022-10-20 05:10:23

读《我负语文》有感

有幸在第一时间拜读了闫学的新作《我负语文――特级教师闫学的教学艺术》。闰老师从“我读语文”“我看语文”“我教语文”“我爱语文”四个视角展现了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考。文章内容丰富而生动,文笔精练而流畅。细细品读,我不禁被闫学老师那睿智的思想,对儿童的殷殷情感,对小学教育的拳拳之情以及对语文教学美好境界的执著追求深深感动。我以为,这部书不仅能激发我们的学习意识,更能引发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层思考。

一、倡导“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

闫老师说:“读书,就是生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活。”多么平实的读书理念。

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见识更深刻、更通透呢?我以为,广读甚是重要。闫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多年来她已全国各地的公开课博得广泛的好评;出版过多部教育教学专著,引起强烈反响。但她拒绝接受被炫目的光环包裹的虚无,为创造新的教育生活,为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为不在虚无中教书,她依然在大量地阅读经典和理论著作。她在书中指出,“教师拥有的知识的宽度最终决定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在她看来,“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和写作,因为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闫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独特,使她的语文课堂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想这些都源于她“读书就是生活”这一理念。

二、呼唤心中有“人”的语文教学

闫老师主张“语文就是人‘道’,语文教学都应该是心中有‘人’的教学”。她以为,“小学语文是童年的语文,是有爱的语文,不应该为了教知识而教语文。”闫老师倡导“语文教学要在行云流水般的谈话中,在师生充分感悟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在情趣盎然的师生共同参与中,自然地、没有斧凿痕迹、没有贴标签痕迹的体现语文知识教育。”所以,在闫老师的课堂中你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那是贴近儿童心灵的教学课堂,是充满情感交融又不乏浓浓语文味的教学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都在追求理想的课堂,却有诸多困惑:学生听课心不在焉,或自我陶醉,或昏昏欲睡;教师在教学中入情入境,读得绘声绘色,讲得声泪俱下,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在窃笑。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缺乏一双孩子的眼睛、一颗孩子的童心,而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儿童)所致。

三、追求具有智慧之美的语文课堂

“美的课堂不仅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应是一种解放与激发,是使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课堂不是一座禁锢与控制学生的华丽建筑,它应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种植任何一种植物的土壤,而教师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具备这种潜质的人。这是一个教师最大的智慧,这样的课堂是真正具备智慧之美的课堂。”这本书,闫学老师用了较大的篇幅呈现了其用智慧演绎的精品课堂及点评,囊括了“散文、作文、文言文、古诗词、神话、绘本”等体裁的经典课例。走进闫老师的课堂现场,你会有犹如走进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走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走进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走进充满知识美丽的课堂。舒缓平淡,看似波澜不惊,实却匠心独运,不免引发我们诸多的思考与回味。聆听着老师们就课例展开的研讨,一定能让你许多久积心中的困扰,得到恰当的解惑,使你有豁然开朗的舒爽。例如:语文该教什么,该怎样教?语文教学如何把人文精神渗透在行云流水般的语文知识教育中,又或如何把语文知识渗透在行云流水的般的人文精神教育中,从而做到“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如何站在儿童的立场来开发课程内容?如此等等。

读着闫学老师的《我负语文》如同品着一道悠远的香茗,令人回味无穷。我将像闫学老师那样把读书当着生活中自然的呼吸,让生命因此变得润泽和丰盈,让课堂因此变得真诚丰富、神韵如茶。

上一篇:参加聚会 第4期 下一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