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时间:2022-10-20 04:27:49

浅析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摘 要: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并根据信息不对称的种种表现提出了改善此问题的对策,这对改善目前的食品卫生环境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治理

近年来从“孔雀石绿”事件开始,我们经过苏丹红鸭蛋、三鹿三聚氰胺毒奶、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镉大米、毒豆芽、福喜问题肉……主食副食、鱼肉蔬菜,吃喝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被爆出各种安全问题,因此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迫在眉睫。食品安全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如何有效地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日益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分析当前食品存在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2006 年11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质量安全法》标志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逐渐法制化。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与此相关的13个政府主管部门也先后颁发了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已成为中国各个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理论界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对策,各国政府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耗费巨大,但是为什么现有的制度还是难以有效解决当下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部分食品质量信息存在不可观测性或不可鉴别性[1]。信息不对称指在交易过程中双方拥有的信息不一样,一部分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没办法拥有的信息,一般来说卖方比买方更容易掌握有关的各种信息,信息不对称使交易双方利益失衡,还会引起社会不公平,破坏公正的原则和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由于人们有限的知识,信息搜集成本大和信息垄断者,导致了食品自身特性的信息不对称、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与生产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食品流通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各个部门监管信息不对称。许多不法生产者会钻了信息不对称的空子,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生产者不力,惩治违法行为的力度不大,很可能会诱发食品厂商为了谋取自身利益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食品原料供应商或制造商为了节省成本,会降低食品质量,采用低成本原料,生产环境恶劣,因此消费者被动承担的安全风险则大大增大,甚至要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长期这样,消费者逐渐对政府失去了信任,消费者中的政府信用也越来越差,对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影响非常大。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还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即因为消费者在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食品时很难识别筛选出品质优良的食品,因此提供质量高的食品的企业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便会逐渐淡出市场,或者被迫降低成本转为生产低质量的食品。信息不对称严重危害着市场经济,在此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改善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要充分发挥监管责任。

二、治理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1、提高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能力

由于农村信息摄取没有城市信息摄取快速便捷,在此应重点在农村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有关政府部门可定期组织下乡活动,为村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其次,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力量,如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具体而言,电视各频道可调整食品安全节目在黄金时段播放,重点宣传此类节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辨识出各种食品认证信息的能力。电视媒体还要及时向公众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消费者要有积极反馈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一旦发现问题应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自觉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利益。

2、制度安排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

我国政府处理食品安全事件一般采用的是运动式的治理方式,事件一旦发生,就会临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增派执法人员调查原因解决问题,尽管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暂时整顿食品行业,短期内在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上显示出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并不能作为长期有效的方法来治理食品安全。单纯的行政手段或单纯的技术手段都存在缺陷,在应对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问题时,需要将法规条例等制度安排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形成混合治理机制,才能提升治理效果[2]。

首先,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立法和执法,明确各个食品供应环节主体收集食品安全信息的法律责任,尽量保证食品安全信息的广泛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相关部门要将制度落到实处,对于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不仅以罚款的形式处罚,情节严重者还要按法律追究其民事及刑事责任。此外,在制度安排的基础上构建大型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数据库,提供给消费者最新的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平台,有关行政监管部门将食品安全信息统计到信息网络数据库中,使消费者更加便捷地了解各个食品企业的动态。例如,可定期更新合格食品企业和不合格食品企业名单,屡教不改的企业可设入黑名单公示,从而使消费者们避免购买这些不合格企业的食品,帮助消费者们选择优质的食品。还要通过信息网络平善消费者的反馈机制,使消费者和政府之间信息共享,二者共同努力建立安全的食品市场。

近些年来, 我国频频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这不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并且影响了社会稳定以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剖析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本文只是初步讨论,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亟待我们一起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鸿昌,肖静华,谢 康,乌家培.食品安全治理基于信息技术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3.

[2] 赵娜.食品安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河北大学,2010.

上一篇:教练理论研究综述 下一篇:浅谈程序法的价值中立同人类价值的主观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