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地记录

时间:2022-10-20 04:11:25

艺术地记录

《数码摄影》:您在陈小波采访时透露的拍摄计划是至2013年,拍摄主题仍是人类与生存环境,现在看来拍摄计划是否能如期完成?有什么改变或新的计划?

吴家林:陈小波是2005年我赴德国路过北京时采访我的,到现在7个年头过去了。我的拍摄计划是不会改变的。我是顺其自然的拍摄,现在看来进行得还不错。我在1993年出版了《吴家林·云南山里人》;2004年《吴家林·时光》;2005年《吴家林·瞬间边地》;2006年《吴家林·保山》、《吴家林·中国边陲》(法国岱乐比尔出版社·法文版,即著名的摄影“黑皮书”,目前仍是唯一的华人摄影家获此殊荣);2007年《吴家林·边地行走》、《吴家林·故乡昭通》;2009年美国视觉出版社英文版《一枚硬币的两面——吴月华、吴家林摄影集》;2010年《吴家林·玉溪》;2011年《吴家林·秘境临沧》。

今年年底会出一本我第一次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彩色摄影集。

云南 昆明 农民工 2006年

吴家林:“后来我彻底远离摆布,发现照片俯首即是,出门就有,根本不用四处寻找,更用不着摆布。”

《数码摄影》:您是国内早期便名声在外的纪实摄影家,相对于当时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摄影家们,您认为自己出于运气还是因您的拍摄风格,抑或其他?

吴家林:不可否认上苍给予我很好的运气和机遇。我出生在偏僻的云南,能遇到那么多国际大师级人物,最根本的是我一生都始终远离主流的喧嚣,执着而单纯地追求着自己的摄影理念——艺术地记录——将摄影真实地记录与艺术地表现完美结合,并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独特风格。这就是大家公认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弗雷德里克·鲍德温、温迪·威特雷斯、浩贝·岱乐比尔等西方大师级摄影人物喜欢我的摄影作品的原因。

《数码摄影》:您的作品已经被国内外摄影圈所认可和熟知,您认为您的作品是否达到了您创作这些作品时的期望?或者说您的作品是否已实现了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吴家林:我非常忌讳为功利而拍照,也非常忌讳将摄影当耍杂、玩弄技巧、改变自我而去迎合流行时尚。2002年我退休后,一下子如释重负,有“解放了”的感觉,成为真正的自由摄影师。我以退休老人那种钓鱼、放风筝的平常心态来对待摄影,我不认为摄影是多么崇高的事情。我始终用摄影关注当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在他们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捕捉美好的人性、人文精神的东西,让这些照片真实而艺术地折射出我身边这块土地上的人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微妙状态。

对于摄影家来说,除了有良好的道德、良知等修养外,还需要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在中国,说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绝对不能谈艺术性,好像谈了艺术形式,其新闻性、纪实性就不存在了。而纵观西方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们的作品,他们拍的新闻、报道、纪实照片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性,这非但没有削弱作品的真实性,恰恰让照片更具感染力、震撼力。

我的作品有很强的人文价值,也有很强的艺术价值,这是不需要时间沉淀就能具备收藏价值的重要条件,1996年,我在故乡拍摄的照片,1997年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展出时,就被收藏了。倘若是一般性的人文记录照片,拍摄仅一年时间,绝对不可能在如此高端的大雅之堂展出并被收藏,只有等到这些人文记录的场景风貌在地球上彻底消失后、摄影者也作古了,照片成为古董,也许其收藏价值才会显露出来。当时我就兴奋地发现了这个秘密:影像本身,如果只提供了真实的风貌是不够的,它必须还要有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包括摄影的瞬间性,画面绝妙的构成关系,让人看到后就难忘,仔细看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不是多余的。我认为这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

《数码摄影》:您认为纪实摄影是否还有更大意义待我们去挖掘?它是不是只能成为拍卖行里的老照片,只能起到回忆过去的作用?

吴家林: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纪实摄影就永远不会消亡。我坚信有良知、有个性的纪实摄影家会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会不断拍出永恒的传世作品。当下,任凭许多人赶潮流,将摄影玩弄成现代绘画艺术式样——那是步传统画意摄影之后尘,仍然是模仿现代绘画的新画意摄影。摄影独特的纪实写真属性是任何艺术都取代不了的。

只有那些平庸的记录性照片,很多年后才有可能成为拍卖行里的老照片,起到回忆过去的作用。此类老照片常被一些不太懂摄影的人以藏古董的方式运作。在西方,这仅是照片收藏非主流的极小极小的部分。在中国,如果将此作为图片市场的主流看待,那将是中国摄影的悲哀!

《数码摄影》:拍摄创作方面最近有什么大的收获,是否又添了会让自己激动不已的大作?

吴家林:最近在拍摄“引牛栏江水洗滇池”,这是当下云南一个巨大的引水工程。感觉就像个大型的“行为艺术”活动。因为是报道摄影的性质,所以我选择了数码摄影,以彩色的方式来呈现。

《数码摄影》:报道摄影以及数码摄影彩色呈现是不是对您以前风格的一个完全颠覆?

吴家林:没有,我的大的拍摄专题还没变。而现在拍的这个是图片故事,虽然是数码,虽然是彩色,虽然是报道摄影,仍然是我一贯的摄影理念:“艺术地记录”,但仍然是按我个人的风格拍摄。

上一篇:东北大工业 下一篇:与现实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