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档案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

时间:2022-10-20 03:31:08

智能化档案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

随着档案馆社会功能的拓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快速推进,对档案馆安全防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防范系统是包括人力防范、技术防范和实体(物理)防范三个范畴的综合性系统,其中,人力防范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技术防范是物理防范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系统以实用性、先进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为设计原则,具备防入侵、防盗窃、实体防护、紧急报警功能。针对环境的工作性和部分开放性,按照"分区布置、显隐结合、不疏不漏"的方针,采用"分立设置、软件集成"的系统结构。

智能化档案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的内容

智能化档案馆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括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及保安巡更系统。

(一)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是指采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建筑物内外的出入口对人员的进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一种电子自动化系统。它由识别设备、门锁启闭装置(执行机构)、报警传感器、报警喇叭等控制装置及管理软件、管理计算机等组成。传输方式一般采用专线或网络传输;系统的终端为显示/控制/通信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各门禁控制器实施集中监控。

(二)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装置对建筑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防盗报警系统由报警探头、报警输入设备、报警主机、布/撤防键盘等组成。

(三)保安巡更系统

保安巡更系统实现了人防和技防的结合,它通过预先编制的保安巡更路线,应用巡更棒(或感应卡)及后台的巡更软件(包含电子地图)对保安人员巡逻的运动状态(是否准时、遵守顺序等)进行监督,做出记录,并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保安巡更系统由巡更棒(或感应卡)、管理软件及管理计算机组成。

(四)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以提供最直观的现场信息,能对某些重要区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监视和控制。由摄像机、矩阵主机、长延时/硬盘录像机及监视器组成。

智能化档案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要求

(一)出入口控制系统

1.控制点的设置要求:出入口、各楼层前厅大门、内部工作人员使用的出入口、展厅、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库房、监控中心、强弱电井、电梯轿箱等。

2.控制设备要求:主出入口、楼层前厅大门安装双向的感应设备;重要房间如库房安装指纹(或掌形)等生物技术识别装置;办公用房、设备用房、强弱电井安装单向的感应设备;特殊办公用房如财务室安装带有密码键盘的感应设备或生物技术识别装置。电梯轿箱设置感应设备可限定乘用者的到达楼层。

3.系统功能:系统对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通行时间进行实时控制。可设定报警状态、工作状态等;管理个人记录、进入授权和系统参数;可设定多种出入级别。可与巡更、闭路监控、防盗报警、楼宇自控、消防系统联动。

(二)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的防护区域包括周界防护、建筑防护、建筑物内空间防护和对实物目标的防护。

1.探测器的设置

周界防护:可在馆区周边围墙或栅栏上设置不受光照度制约的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在馆区周边构筑一道无形的电子防护网,实现24小时的全程监控。

建筑防护:可在门窗上安装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在贵重物品库房的四面墙内安装振动探测器。

建筑物内空间防护:在展厅、机要室、财务室、计算机房、重要设备机房、重要办公用房、各类库房、通道安装红外/微波双监探测器,同时在展厅及贵重物品库房加装声音复核窃听器。

对实物目标的防护:根据展览厅展物类型,安装相应的展物报警器如玻璃展柜可安装玻璃破碎探测器及压力探测器,书画展览按不同陈列方式设置(红外、压力、拉力)探测器。

2.布防方式

防盗报警模块按需配置若干可编程报警监控区域,每个防区具有相互独立的功能,可设置不同的报警等级,并具有多种可编程报警输出方式。独立于主控区进行单独警戒的机要室、财务室等需独立布/撤防的房间设置布/撤防键盘。

3.防盗控制主机功能

实施区域布防后,当非法闯入布防区域或人为按下紧急报警按钮,主机能及时接收前端的报警信号,并配置声、光提示,显示报警区域、时间、地点、报警类型,即时启动监控系统的联动设备,电子地图对报警区域进行实时监视及录像,并向派出所或市公安局报警中心发出报警指令。

(三)保安巡更系统

1.巡更点及巡更路线的设置:在馆区各主要出入口通道、各层楼梯口、容易发生事故的角落、各个要害地点和部位设置巡更点,馆区构成不留任何死角的巡更网络,实行昼夜24小时巡逻。

2.系统功能:监控中心能实时监控保安人员的巡查情况,登记保安人员的巡逻路线及时间,能接受巡逻人员的即时报警并与电视监控、报警系统联动。

3.系统软件要求:可设置巡更路线、巡更时间、巡更计划;可绘制电子地图、在地图上显示巡更路线、地点、巡更状态;巡更记录可联机打印并保存,可存储三个月以上的巡更信息,应与出入口控制、闭路监控、防盗报警、楼控自控系统联动。

4.设备安全:需具有防破坏功能,设置应急对讲系统,在各层及各库存房设置应急对讲装置。

(四)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监控系统分为前端摄像和后端控制。前端摄像以固定和云台方式相结合;前端采用低照度高清晰彩色摄像机,可适应昼夜图像监控需要。后端控制选用计算机控制模式;采用集中录像集中显示方式;显示部分选用专业监视器及彩色电视机。根据现场情况,选用低照度彩色或超低照度彩色CCD数字摄像机,配置广角/变焦/变倍镜头、全方位云台,圆筒式、半球形、球形及室内/外保护罩等。

1.摄像设备选型及位置设置:摄像部分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眼睛",设备选型的好坏直接影响监视图像效果。根据馆区建筑物布局特点和应用性质特殊性,对内部关键部位实施全方位的监视布控,监视区域范围内的景物要尽可能进入摄像画面,减少摄像区域死角。

2.系统功能:控制系统采用视频切换技术、图像界面控制技术等计算机控制技术。

(1)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自动或手动切换,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地址、时间、日期等信息显示,并能将现场画面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显示,可以设定程序,重点部位一对一多画面、其他按报警触发或视频检测流动轨迹进行监控。

(2)具有视频移动检测,可对某一区域或固定物品进行静态控制、动态检测报警,对于重要库房等平时无人区域,采用视频动态监视功能进行监视。

(3)通过设在控制中心的主控键盘或领导办公室、各楼层借阅登记室的分控键盘控制显示监视画面,或控制摄像机全方位旋转遥控取景、变倍、对焦,实现大范围搜索,或细节跟踪,灵活地监控范围内的目标。

(4)与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及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并输出控制信号,一旦发生警情,系统自动将监控画面、录像机锁定在报警区域内的摄像机上,并联动控制门禁系统、照明系统。

(5)报警发生时,系统应能对报警现场进行图像(和声音)的复核。

(6)对重要监视部位应能进行长时间录像,以便最大限度地应付处理突发事件及事后的复查。

(7)具有远程通讯功能。

(8)具有电子地图功能,在地图里可任意设定摄像机位置和方向。

3.存储设备要求:采用电脑硬盘存储技术对摄像信号进行单一或多画面处理存档,用先进的压缩格式存储,保存一个月以上的监控信息。提高图像的存储质量及清晰度,便于咨询时图像的查找及特殊处理;用DVD或磁带进行图像数字存储以减少硬盘的容量。

4.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是安防系统的指挥中心,位置首选建筑物首层。安防系统应配备实用于各个功能子系统软件,并要求集中管理,将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等建立在一个软件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因监控中心的特殊性,可考虑在监控中心出入口设置一套独立的可视对讲机,有效防范非授权人员的进入。

5.在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保安监控系统的线路因运行管理独立,除数据、图像的传输外,不宜与大厦综合布线合用电缆;报警系统是整个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核心,它可主动对非正常情形发生反应,摄像系统往往只能在事发之后进行追溯,因此,摄像机需合理、科学配置,重点配置在入口、公共部位和一些要害部位,最好同时配以报警控测器甚至声音复核探测器;产品或系统应具有防人为破坏的功能,具有防破坏的保护壳体,防拆报警,防短路、开路,并接假负载,防内部人作案的软件等。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各安防子系统单独设置,但应联成统一的网络,通过计算机安全综合管理系统集中管理,共享同一管理软件资源,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熏便于及时对报警信号作出响应及处理。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BMS)可以将上述的子系统集成起来统一管理,使之成为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

上一篇:《丢失档案责令赔偿》案 下一篇:信息素质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