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道德观新探

时间:2022-10-20 02:23:23

卢梭道德观新探

摘 要 卢梭道德观不同于以伏尔泰为首的启蒙学派的道德观,他不是关注行为产生的效果,而是注重人行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良心的引导,更加注重动机和意图,这一惊艳绝伦的道德观,给人以石破天惊的震撼。本文将对这一道德观进行介绍。

关键词 卢梭 自由意志 良心 唯动机性

中图分类号:B565.26 文献标识码:A

一、自然状态下人的行为原因

卢梭的道德观同他的政治观一样,都是以自然人性为出发点,从研究人最初的状态开始,对整个道德学说进行详细的阐述。卢梭在研究他的道德观时,同样认为有必要追溯到人的本原,即以自然状态下的行为作为起点。

1、自私心。“人类天生的唯一无二的欲望是自爱,也就是从广义上说的自私,这种自私,对他本身或是对我们很好和很有用处的。”自私心是一个工具,它可能会成为有用的工具,却也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工具,他时常会伤害那些使用它的人,正是自私心使人产生了堕落,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和虚伪。它首先去引发人们的贪婪,使人去追逐财富、荣誉,去追求享乐,使得人像古希腊神话中不停的推动巨木的石齐福斯一样,片刻不停的索求。当他的基本需要满足以后,它又迫使人们去追逐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更多的荣誉,更多的奴隶以及更多的尊重和更高的地位,甚至更多的权力和野心。“人类的道德状况的缩影就是如此,虽然不是人类生活的缩影,但至少是所有的文明人内心暗藏的企图的缩影。”自私心成为了人类堕落的最初原因。人不再是只有天然欲望的野蛮人,而被迫成为了追逐一切欲望的“文明人”。然而我们看到,正是自然人的自然情感使得人类变得邪恶。自私心同时还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冷漠,这种冷漠不同于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没有语言,没有交流、沟通的冷漠,是一种文明人的冷漠,对别人的痛苦毫无反应,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或是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的冷漠。

2、怜悯心。与自私心相对应的是另一种天然的情感:怜悯心。他是人类最普遍、最有益的一种美德,普遍存在于一般动物的身上。“人之所以不伤害同类,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理性的动物,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感觉的动物。”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同伴遭受痛苦,当同伴遭受痛苦时,自己也会感到痛苦,这种怜悯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条件的。首先,必须是同伴遭受痛苦,这种痛苦自己曾经遭受过,因此了解其痛苦性;其次,必须是自己的同类遭受,因为他辨认不出不是同类的痛苦;最后,遭受痛苦的人必须是和自己一样或是比自己更不幸福的人,对于那些强大而又脑满肥肠的比自己幸福的人,遭受再多的痛苦,我们也不想产生怜悯心,这是没有必要的。怜悯心制约着自私心,当自爱心扩大为自私心并且以邪恶的形态去腐蚀人们的灵魂时,怜悯心就会缓和、制约着自私心,它以最大的形式来弥补人们因为追求私人利益而造成的道德缺憾,使人们保持最基本的道德水准。

二、卢梭道德行为的前提

卢梭的道德学说注重人内心的动机,重视人的情感因素,然而这种情感在人与人之间的表现是不同的,社会状态下人的多元化呈明显的趋势,卢梭所谓“堕落的人们”的表现也将呈现千变万化。面对如此情形,就必须有一种自由来选择自己的道德生活。

1、意志自由。卢梭认为,道德生活靠自律而非他律,真正的道德生活不是在外在的强制力之下做出的,而是处于自我愿望而作出的。因此,意志自由是所有道德生活的基本前提。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自主的决定自己的行为,在出现恶的、不道德的行为时,我们无需再问是谁导致了恶的行为,因为这种恶的行为是处于我们自己自由意志的选择。这种自由在卢梭看来是不能放弃的,是道德的前提,放弃了这种自由即是放弃了道德生活,放弃了一切做人的资格。

自由意志的道德学说是卢梭针对外在决定论的道德传统而提出的,《新爱洛伊斯》实际上就是卢梭在谴责当时社会道德的标准,是呼吁给每个人应有的自由。十八世纪的法国社会的道德传统是外在决定论的道德观,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由外在因素(上帝或是更高的统治者)决定的,而不是有人的自由意志来决定的,人在做出不道德定行为时会归咎于上帝或是更高统治者,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这种观念使得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有自己做主,对自己的行为无能为力。同时,也为那些做恶事的人开辟了一条诡辩式的道路,他们尽可以把所有恶事都归结于上帝,而自己完全不负责任,这会鼓励人们去做不道德的行为而不用承担应有的责任。

2、良心的指导。人在道德上人得到了自由,同时在道德生活中只有良心能够指导他的行为,这种良心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天赋的。卢梭认为良心是与生俱来的,指引道德方向的呼唤,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向导”。

良心与欲望在同一对立之中,一个人可以在良心的指引和呼唤下,消除一切的外来诱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可以在欲望的驱使下为了一己之私而泯灭人性,最终走向堕落和灭亡。此时,作为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也就与禽兽无异了。因此,良心是人的道德之本,神性之源。良心的指引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影响:宗教的存在,道德是宗教的基础。卢梭是一个者,他在青年时期改变了信仰,后来倡导的“心头宗教”与他的宗教经历不无关系。既然卢梭认为宗教是存在的,那么上帝就会承诺今生行善的人和备受痛苦的人,在来世就会获得幸福与道德的完美结合。这种至善的景象促使人们去行善好施,在自己良心的指引下去做道德的行为,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幸福安乐。

三、卢梭道德观的唯动机性

在卢梭道德观中,不仅强调意志的自由性,同时还强调动机性。所谓唯动机性是指道德行为着重人内心的动机欲念,评判善恶也是在以意志自由和良心的指引下,看内心动机来评判。他认为,善良的动机比善良的效果更为重要。“当我们想拥抱它的时候,它开始就会像神话中的变幻无定的海神,幻化出千百种可怕的形象,只有深深拥抱着它不放的人,才能最后看出它本来的样子。”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我们自始至终的去坚持良好的动机,才能最终步入道德那充满风度、魅力、和人人希望达到的至善境界。

1、反对效果论道德观。卢梭反对启蒙学派的效果论道德观,启蒙思想学派认为,应当以理性为旗帜,站在功利主义立场上、倡导以追求幸福为最高目标。这种观点注重的最终目标为追求幸福,它不关注人内心的动机,只看效果产生的作用。达到了最初的预定的效果,甚至即是最初是邪恶的动机,然而最终却产生了良好效果的行为也都被认为是有道德的。这种观点混淆了动机与效果的内在欲念与外在行为的形式的相对一致性。以卢梭的观点来说,混淆了善与恶的特殊区分。一个人只注重外在行为而不注重其内在的善良动机,是不能被称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卢梭对效果论道德观持一种轻蔑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过于功利主义的观点,并不是从人类最深层次的本原中去寻找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人的任何外在行为都是由其内心意志来选择的,这种意志自由选择即会产生动机,动机就促使人行使外在的行为。因此,动机远比效果更重要。

2、反对性恶论和性善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在人性论上存在两种学说:人性善和人性恶。基督教倡导原罪说,人生下来就是邪恶的,为了弥补罪过,要努力行善,多做善事。这种思想使得基督徒们认为他们生下来就是有罪的,生下来就成了奴隶,这有利于传播和得到统治者的接受,并成为统治被统治者的合法依据。

从上面所说,卢梭既反对性恶论又反对性善论,认为人天生是不知道善恶概念的,他们无所谓善,也无所谓的,判断善恶的标准,只有人内心的动机,这才是人天生的、不受任何社会因素影响的评判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虽然他反对两种人性论而提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但是从他的著作描述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是倾向于性善论的观点的。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两种天然的情感,自爱心和怜悯心,而这两种情感都是对别人无影响的,同时又带有爱心、同情心的情感。因此,笔者认为是倾向于人性善的观点的。

(作者单位:许便红,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方 晖,江苏海门市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试论职务犯罪中的自首 下一篇:合同诈骗罪界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