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时间:2022-09-15 02:41:55

论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摘 要:“消极教育”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一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对“消极教育”思想褒贬不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卢梭《爱弥儿》一书中关于“消极教育”的内涵,并结合当今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卢梭;消极教育;《爱弥儿》;自然

让-雅克・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在其经典教育巨著《爱弥儿》中明确提出了“消极教育”思想,它表达的是一种“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我们应用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析。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改革收效甚微的今天,卢梭的“消极教育”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

一、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概述

(一)消极的知识教育

1.锻炼身体和感官

卢梭认为感官是儿童最先成熟的官能,先锻炼感官可以为其他器官尤其是理智官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智慧,首先就要锻炼智慧所依赖的体力,正如我们常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2.让儿童保持无知状态

卢梭认为,不应该让12岁以下的儿童读书,也不要让他获得各种观念,尤其不要对其进行理性教育,因为再也没有谁比那些受到理性教育的孩子更傻的了。人们应该让孩子保持无知的状态,让自然去教育儿童,不要人为干预。

3.不要操之过急

卢梭反对操之过急的教育,要求语言教育、理性教育、知识教育等都不要在这个时期实施。正如我们所知,教育有顺序性原则,教育应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操之过急的结果只会揠苗助长。

(二)消极的道德教育

1.重要的是防范而非灌输

卢梭认为向年幼儿童灌输道德成训,既损害了儿童理性的发展,又培养出一些阳奉阴违的伪君子。年幼儿童虽然不理解道德的意义,但由于他们模仿欲强,天性趋善,能在知善之前行善,因此幼儿德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善良的习惯,防止儿童的心灵沾染罪恶、偏见。卢梭认为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是防范社会的偏见和不良习俗的影响,而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操培养则是青春期的任务,他反复强调这个时期不能灌输知识和道理,重要的是防范。

2.反对“口头训练”,主张“从经验中学”

卢梭认为,教师不要对儿童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也不要施加任何种类的惩罚,因为儿童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也不要叫他们请求你的宽恕,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冒犯了你。他倡导儿童从经验中取得教训。由于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善恶的观念,他们是不可能做出从道德上看来是一件很坏的,而且是值得惩罚和斥责的事情。因此,在任何事情上,教师的教育应当是行动多于口训。

3.教师应以身作则

这是一条从古至今都一直倡导的原则,正如我们师大悬挂的横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自己先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不能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儿童很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话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所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所以,教师一定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榜样。

三、“消极教育”的当代意义

(一) “消极教育”思想积极意义

1.“消极教育”思想的提出有利于我们反观当前的“积极教育”现象

中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 尤其是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 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超前教育、 特长教育等许多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纷纷被家长采纳,这些做法可能会压抑孩子的天性, 让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有利于反观我们当前的“积极教育”,我们的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天性,给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要把他们的天性扼杀在摇篮里,要关注他们的心声和需要,不要揠苗助长。

2.“消极教育”思想有利于克服当前我国教育过于注重书本的倾向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等原因,我国现在教育实践中“教材中心”的做法比比皆是,这种“教材中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中小学的身心发展特点。卢梭的“消极教育”批判过于注重书本的教育,认为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中小学阶段固然不可完全脱离书本, 但过于注重书本的实践已经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形下, 实行“消极教育”,在生活中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既可以克服“教材中心”带来的教育脱离生活、培养书呆子等问题, 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

3.“消极教育”思想有利于克服当前教育过于注重口训的倾向

现在家长很爱讲道理里,但家长讲的道理常常不被子女接受,这种“说而不服”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也较为普遍地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家长和教师往往倾向于以大人的权威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孩子则往往表面服从、内心却不以为然, 一有机会必然按自己的道理行事。卢梭主张实行“消极教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道理, 克服当前教育过于注重口训的倾向。

(二) “消极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1.“消极教育”建立的理论基础不正确

正如前文说到,性善论是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然而,这个理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用我们现在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来看,天性仅是的子遗传的身心素质,谈不上善与恶。

2.分期教育的划分存在一定机械性

卢梭认为儿童时期(0~12岁)是理智的睡眠期,青春期以前是爱弥儿从物理关系认知世界的阶段,以后是他从社会关系理解世界的阶段,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分期存在机械性,每个人的身心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卢梭的教育分期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

3.“消极教育”思想片面强调身体养护,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发展

卢梭把从婴儿时期到青年时期儿童发育成长作了截然划分,陷入了“形而上学”。他在四个阶段严格安排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强调“消极教育”阶段只锻炼身体、发展感官,这就过于片面和绝对。实际上,体育、感官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等应贯彻在由幼小到成人的全部教育过程中,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坤庆.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1-5.

[3]李海艳.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意义[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4):140-142

作者简介:

俎婧婧(1993.4~ ),女,汉族,河南滑县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浅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