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时间:2022-10-20 02:10:14

浅谈高中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摘要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一种行为,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高中数学教学原有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往往是一种在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这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数学教师新的工作内涵和要求,作为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必须尽快在各方面加以转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师 学生 新课改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一种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高中数学教学原有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往往是一种在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这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高分低能由此而来,新课程标准赋予了中学数学教师新的工作内涵和要求。作为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必须尽快在各方面加以转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1 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素材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而我们教师应该着力探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活动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

2 教师角色转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充分给予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研讨、相互帮助,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掌握知识,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上下功夫,促使学生敢于自己去动手、去体验、探究研讨,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所以现行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而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3 改变教学方式。

3.1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数学教学源于生活,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总是学得进记得牢。富有兴趣的事物多能引起人们的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从而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情境的创设注意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滥用。不能过于复杂,不能偏离课堂的主要内容。

3.2 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很多数学问题不能只是教师讲给学生,数学教学不只是一个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地探索,自己去发现规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但学生自主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不能片面地认为只要教师发表意见,就是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学生自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习责任的承担,学生的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通过自己不断学习逐步形成的。

3.3 要适时开展分层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全面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实现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4 合理教学评价。自古以来教学都离不开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个人成果的形式出现,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必须加以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尽快转变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和教学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跟上新课程的步伐,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上一篇:谈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下一篇: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