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学校田径短跑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20 02:05:06

体育运动学校田径短跑教学策略

【摘 要】在田径短跑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校的特点或学生素质,对田径短跑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使其不但符合新课程的宗旨,而且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田径短跑技能。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项目;短跑教学;教学策略

田径运动的跑、跳、投是人们从事各类体育活动的技术基础,其项目多、开展广,不受场地、器材、气候、年龄、季节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并能有效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改善身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能较好地 发展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应当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首选。

一、技术教学简单趣味化

田径运动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古人类的谋生手段。注重运动参与,注重学习过程,淡化运动技术的教学。要知道,我们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学去帮助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进健康水平。因此,在教学中要树立“健康第一”,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指导思想。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传统教材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观念。

二、结合其他项目进行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策略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向和强度,在学生自觉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如今的学生对球类项目的兴趣很浓,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有浓厚学习兴趣,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为田径课教学开辟出新的教改路径。田径短跑教学可以结合学生喜爱的其它项目内容进行,为田径教学开创新的课程内容资源,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三、确立健身教学模式

田径短跑教学课应将竞技性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趣味性相结合,形成健身式的教学模式,应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田径短跑运动的健身作用。

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寓教于乐发掘潜能在体育教育的社会情境变迁过程中,体育意识影响体育行为,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田径短跑教学的内容虽然不同于球类等富有游戏性,但它在培养竞争意识、磨练意志、战胜自我等良好品格的塑造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田径短跑运动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习惯,学会科学指导自身锻炼的方法,把田径短跑运动竞技项目科学地转变成为健身项目,使田径短跑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

五、多种形式分级教学

体育课程的选择权不可完全下放给学生。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等角度上考虑,要加大田径短跑教学课时数,全面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学习其他项目打好基础。为了有利于因材施教,可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实行分班教学,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加强体育理论教学

认识田径的重要作用受技术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一直轻视或放弃体育知识的传授,学生未能接受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就会对田径短跑教学及田径短跑运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因此,应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和方法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正确认识田径短跑教学及田径短跑运动与提高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能、增进健康的关系。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田径短跑教学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尽快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不断提高体育专业知识水平,熟悉田径短跑运动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对田径短跑教学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满足学生对田径短跑的求知欲;要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积极做好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用富于情趣而多彩的语言来提示田径短跑项目的动作结构和内在规律,用准确、熟练、优美、洒脱的示范动作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八、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田径短跑运动的技术动作分析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往往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因此,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田径短跑技术动作的要领。比如,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用动画模拟真人演示,用音频技术处理播放;CAI的信息组织方式符合田径短跑运动中各个项目的技术动作的需要,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非线性地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效果生动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和改善思维,减少思维中的弯路,师生容易达成共识。再如,将理论课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购置一些田径短跑教学片和经典战例欣赏片,充分利用多媒体化动为静、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快为慢等功能,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感知和模拟田径短跑技术,逐步提高学生自练的能力。

九、创建良好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标准充足的体育器材,能满足田径短跑教学活动的需要,并保证和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外部特征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体育器材不同颜色的合理搭配、整洁有序可以使学生练习的兴奋性提高,跑道的颜色是红色使人兴奋,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不同色彩的实心球可让学生爱不释手,从而产生运动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田径场的周围合理布置一些运动造型、运动知识宣传画、体育格言标语等,能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得到锻炼。因此,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田径短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十、营造课外田径文化

课外田径短跑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要充分发挥学生田径短跑俱乐部的作用,加强田径短跑俱乐部工作的管理,并由专人负责给予业务指导,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田径短跑活动和小型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以此推进田径短跑运动发展;要努力开好一年一度的学校田径运动会,因为它是对田径教学、训练、俱乐部活力等相关因素的大检阅,能有力地推动学校田径运动和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将田径运动会与学校体育文化节有机结合,通过田径运动会开、闭幕式上精彩的大型体育文化艺术表演、竞赛及系列体育文化等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受体育文化的熏陶,积极投身到田径运动及体育运动之中。另外,还要建立一支颇具实力的校田径队,因为它是一个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象征,代表着学校参加各种田径比赛所取得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声誉,对于促进学校的田径教学、推动学校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在田径短跑教学时,可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 参与性,让其根据影像领悟的技术进行模范示范, 教师加以纠正,让其在表现中掌握运动技能。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领悟了教学内容。对于难度高、技术复杂的环节,可作介绍,让学生通过挂图、 影像、书籍等途径对其只作了解,懂得其基本知识和如何练习,运动技术可进行适当改造,降低难度要求,以游戏、比赛等形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学生在生理上获得,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并掌握或提高动作技术,增强信心,激发学生对田径短跑教学的兴趣。

上一篇:《甄执》的语言修辞艺术 下一篇:浅谈张三丰原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