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为何无“用武之地”

时间:2022-10-20 11:42:21

经济管理专业为何无“用武之地”

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大学生就业难,经济管理专业更难!”

又一个春季的来临,标志着新一波高校毕业生就业拉开帷幕。一大批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同千千万万个莘莘学子一起,带着“十年寒窗”的疲惫,带着父母亲人的期望与祝福,带着对未来的追求和理想,沿着老校友的足迹,早早地踏上了求职的征途。然而,求职的结果却让他们高兴不起来。

招聘会上受冷落。春天是招人的旺季,招聘会此起彼伏,然而,在所有招聘会上,所有的招人单位中极少指明要管理系应届毕业生的。接收单位一听是“管理”专业,如同条件反射般地摇头,有的老板干脆直言不讳地说:学生娃,自己还要人管理,能管理谁呀?

工作岗位遇尴尬。有些找到工作的,也并不是去干“管理”工作,而是改行干别的。有的搞推销,有的“拾遗补缺”搞打杂,有的甚至搞“经济警察”。一位经济管理毕业的本科生好不容易到了用人单位,老板却说,我要的是干活的,不是管理的。这位同学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管理工作是休息,不是干活?

高校统计报忧。来自湖北某高校的消息,该校经济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共有300余人,至今为止只有46人找到工作,而且其中大部份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还是意向性合同。这远远低于社会上70%的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该校所有专业就业率排名中名列倒数第一。据了解,其他学校情况也大致相同。

困难带来的困惑:“英雄无用武之地,到底是淮的错?”

面对重重困难,管理专业毕业生困惑不已。是自己的专业报错了吗?既然如此,学校何必设管理专业,岂不是误人子弟?面对严峻的形势,学校一方面心急如焚,另一方面又理直气壮。课程设置有理有据,管理专业决不可少。否则,“MBA”意义何在?面对求职心切的“准管理人材”,企业家无不感叹,非常理解学生,但市场是无情的,用人问题怎能勉强!是的,谁都没有错。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

宏观形势,僧多粥少。一方面,高校扩招,“独木桥”后移。以本科生为例,今年是高等教育扩招后有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2122万人。毕业生总数将比去年增加67万人,增幅高达30%,加上历年“升本”、“考研”等“缓冲区”所积累的毕业生更不是一个小数。千军万马拥挤的“独木桥”已从大学的人口移到了出口。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增多,毕业生优势下降。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大量管理人才将进行第二次择业。他们无论是工作经验和阅历还是工作业绩,均在经济管理毕业生之上。二是由于我国农村的改革,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涌人城市,他们对工作报酬、环境的低需求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令毕业生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学历”与“能力”不同步。经济管理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市场的认识和决策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等,而这些仅仅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而是在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教训和经验换来的。但毕业生恰恰所缺少的就是经验,他们纵有一身理论知识却对社会、市场毫不了解,面对工作无从下手。同时很多企业由于急功近利的用人心理,只愿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他们认为应届经济管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很差,在为人处事方面存在种种缺陷。招聘后企业要花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培训,还要承担工作初期因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因此,管理专业就业情况形成了一个怪圈:“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验找不到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验就找不到工作”。

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更少。一方面,“韦伯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组织是金字塔型结构,与其它岗位相比,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少。另一方面,有不少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家族式管理”现象,在客观上也阻碍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输入的使用。此外由于经济管理是属于间接见效,它是通过对企业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经营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作用等途径来实现利润的。从实施到见效,这当中雷要―定的时间过程,不象理科毕业生,一上班立杆见影,使少数企业感到“不解渴”。在武汉一次招聘会上,某化工技术开发公司老板面对众多经济管理毕业生则毫不掩饰的提出:“如果明天就让你上班,你能立刻为公司产生效益吗”!问得学生目瞪口呆。

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现时期我国一部份乡镇中小企业由于发展迅速而殷切希望一批有能力的管理人才,但很大部份经济管理毕业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固守着到大城市、大企业就业有面子、收入稳定的旧观念,不愿意到中小及乡镇企业就业。他们认为这些地方就业是掉身价,没有前途,所以使许多就业机会擦肩而过。曾有这样一条消息,一百多家中小企业单位慕名到武汉某高校招聘,拟聘万余人却只有300多人签约,大量的企业管理岗位因而空缺。这种“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就业思想更加增大了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难度。

是金子总会闪光:“什么是金子,如何炼金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的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规律,作为管理专业大学生只有遵循这种规律,只有主动地适应这种形势,才能够不被社会淘汰。面对残酷的现实,怨天忧人已经没有意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学校和学生应该从各自的角度去积极创造条件,把“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变成“管理人才”。就业才有出路。 对学校而言应该在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传统的教育理念要改变。要与时俱进,变“以我为中心”为“以社会为中心”。在教学的标准上,要以社会满意为衡量标准,变“有什么卖什么”为“要什么卖什么”。要有忧患意识,在学生进门时就要想到学生出门。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改革。学校的试验室里能出物理化学人才,但很难出管理人才。在教学内容上,由“深”转向“广”,着重传授那些可操作性的管理技能和与管理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教学方式上,由“闭”走向“敞”,建立“没有围墙的校园”、“没有格式的教材”和“没有编制的教师队伍”的理念,使学校、学生、社会三方面能够相互交融。学生能够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也应该在三个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第一是“自信”。缺乏自信的人,本身就不能算是合格的人才。针对于现状学生不能将希望寄托于社会的怜悯,也不能持以悲观失望的态度,应该相信自身的能力,进而保持一颗平稳、健康的心去迎接就业中的挑战。要相信,是英雄,总有用武之地。

第二是“自立”。学生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做好就业方向的定位。学生应该针对自身的优势、兴趣和志向,搞清楚“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进而为自己寻找出一个适合自身今后发展的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三是“自强”。学生在努力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磨炼自己的胆识。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缩短自身与社会间的鸿沟。曾有这样的一条新闻:深圳一家著名的外资企业面向社会招聘高层管理人员,最后胜出的,不是学高五斗的博士、硕士,而足一位只有大专学历的无名小卒。这位应聘者的招数是:在公司招聘广告登出来后,不是一味地背中外管理教科书中的精华,而是根据以往在校期间打工中所学的经验和技能,对公司所有的产品做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进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从而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打工者如何越过“陷阱” 下一篇:税收征管必须更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