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富有”,所以有效

时间:2022-10-20 09:57:52

一、富有“联系”的教学设计

所谓联系,是指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的,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学生已有经验、知识相联系的。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准确地掌握教学起点,从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方面整体出发,更多的关注情境与知识的连接点,创设富有数学韵味和思考价值的情境,以利于促进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迁移,主动进行新知的构建。例如“倒数的认识”新课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开学至今已一个多月了,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接触,老师和大家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相互成了――朋友(师生齐说)。谁来解释一下,你是怎样理解‘相互成了朋友’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有着相互关系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父女关系,他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儿子;师生关系,你是我的老师,我是你的学生……)数学中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样存在,我们也研究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12是4的倍数,4是12的约数,倍数与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数学中的这种相互的两个数之间的新关系(出示几组互为倒数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互为朋友关系”入手,既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又抓住了倒数概念的关键。学生借助对朋友关系以及父女、母子、师生关系的理解,并联系数学中学习过的约数和倍数关系,从感性上进一步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义,为主动建构倒数的意义作了有效铺垫。

二、富有“挑战”的教学素材

挑战是指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使学生感到学习不仅充实,而且收获颇丰。例如教学“工程问题”后,教师出示这么一题:一袋面粉,可以做40个包子或16个馒头,现在用这袋面粉做了15个包子后,剩下的面粉还能做多少个馒头?你能想到几种解法?结果令人惊讶,归纳一下共有七种解法:

方法一:假设这袋页数有1600克,那么每个包子用面粉1600÷40=40(克),每个馒头用面粉1600÷16=100(克),即剩下的面粉还能做的馒头个数为(1600-40×15)÷100=10(个)

方法二:(40-15)÷(40÷16)=10(个)

方法三:16-15÷(40÷16)=10(个)

方法四:40:16=5:2,40-15=25,25÷5×2=10(个)

方法五:(40-15)÷40×16=10(个)

方法六:(1-15÷40)×16=10(个)

方法七:(1- ×15)÷=10(个)

学生面对“似曾相识”的题目时,就会以“似曾”的模糊记忆去搜索已“相识”的相关点滴经验,然后经过筛选、整合或改造去“追近”目标。这里学生的思维不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多次的“整合”、“重新组合”和“选择性粘贴”。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学习方式、思考途径、已有经验及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即有属于自己的“数学现实”,他们走向目的地的道路就有可能不同,引发了“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算法多样化。此类问题对学生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吸引学生。挑战性问题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摸不着边际,而是从一定的旧知出发,走一条自己还未走过的路。怎么走,就需要学生凭着自己的“资本”和“感悟”去走、去尝试、去探索、去创造。这就为学生创设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或擅长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案例中“算法多样”的意外并不意外,它是挑战性问题带来的正常反应,是学生“拼”的结果。

三、富有“变化”的教学方法

变化是指教师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或情绪低落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语调等,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的手段。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例如某老师执教的“认识分数”一课时,在创造“野餐活动”的情境中,运用“谈话分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在学生通过操作感悟认识分数的环节中,老师先运用“操作实验法”让学生折纸表示长方形的和用阴影涂长方形的,再提出“折法不同,为什么阴影部分都可以用表示”的有价值问题,通过“讨论法”强化对 的认识,最后使用“练习法”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而且起到了重要的反馈功能,为教师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在读写分数的教学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运用“自学法”自己阅读课本,再用“谈话法”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分母、分子的含义,最后运用“综合法”和“操作实验法”,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写分数。老师充分把握各种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恰当地调整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仅获取知识,而且发展了数学能力,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富有“魅力”的教师素质

吸引学生的方式,较重要的一种是增加教师的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洁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等,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例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时,在学生认识正、负数时,教师有意识地把正、负数分两边板书,0板书在正、负数的中间,然后让学生说正数和负数,体会说不完,用省略号表示,再把所有的正数与负数用圆圈圈起来(渗透集合思想)。最后将所有的正数与0比大小,所有的负数与0比大小。板书如下:

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讨论:0是正数还是负数?学生很快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这一板书直观明了,不仅渗透了集合思想,而且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极具艺术性。

上一篇:调控课堂生成及策略优化 下一篇:做强估算,让口算\笔算\估算三算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