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主题

时间:2022-10-20 08:11:15

浅析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主题

[摘 要] 励志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运用平实的叙述手段,讲述了一个普通但却足够打动人心的小人物故事。拥有语言天赋的黑人小女孩阿基拉原本是一个带有厌学情绪的“坏小孩”,但在老师拉诺贝博士的精心教导下,参加全国拼字比赛并最终获得了成功。阿基拉的经历令人振奋但却带有苦涩,影片以阿基拉以及她身边那些小人物的亲身经历及感受为着眼点,深刻反映了美国的教育问题以及种族问题,耐人寻味。

[关键词] 人本主义;种族问题;美国教育问题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是一部非常感人、充满温情的电影。影片的主线是一个叫阿基拉的小女孩克服困难,参加拼字比赛最终赢得全国拼字比赛冠军的历程。影片中没有扣人心弦的武打场面,没有引人入胜的悬疑推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生活、娓娓道来。画面感自然流畅,人物对白亲切而不造作,刻画起来不着痕迹。围绕着一个拼字比赛的进行,观众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教育的魅力、人的信念以及对影片所触及的种族主义问题所进行的反思。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阿基拉与老师拉诺贝博士的学习过程是整部影片的亮点。阿基拉的老师是一位黑人博士,他博学、善良、有教养。遇到这样一位老师也许是阿基拉这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正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对白所说,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块属于你。对于阿基拉,改变命运的一天却是从那么一个平凡的一天开始。

聪明活泼的11岁女孩阿基拉经常逃课,对待学习漫不经心,她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老师对她是既欣赏又无奈,明明是一块璞玉,却无从着手。她在英语学习方面,尤其是拼写,有着超人的天赋,但是与众不同反而令她感觉尴尬至极。这一切种种表现正是阿基拉不够自信的反射,害羞,怕出风头,不敢正视自己的才华。可是她所在学校的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问原因,只求结果,因此让阿基拉更加反感学习。如果不是拉诺贝博士的及时出现,也许她终究会埋没在那个几乎倒闭的学校里。命运给了她机会,但她似乎不大领情。

阿基拉最初并不信服这位指导教师,对待老师态度也很傲慢无礼。然而拉诺贝博士不急不躁,因势利导,逐渐使阿基拉接受他并信任他。在拉诺贝博士的口中你不会听到任何的大道理,他就像一位慈爱的父亲但却不骄纵孩子。阿吉拉第一次上课就迟到了,但她却没有太多的歉意,拉诺贝博士果断终止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因为他明白要想真正教育一个孩子,首先要赢得她的信任。影片中拉诺贝博士在启发阿基拉时所引用的那段话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最深的恐惧并非是我们力不能及。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的力量无可限量。令我们恐惧的是我们的光芒,而不是我们的黑暗。”这就是阿基拉厌学的根源――缺乏自信。拉诺贝博士帮阿基拉找到了自信,寻回了自我,成就了自我。影片中优秀的亚裔学生迪兰的老师就是他的父亲,教育方法和拉诺贝博士方法恰恰相反。迪兰的父亲和儿子交流时态度强硬,比赛的结果是他惟一的追求。在教育过程中,他忽略儿子的感受,教学方法刻板单调。在赛场上当所有人都在为他的孩子鼓掌称赞时,他刻意掩饰情感,不做任何回应。就连迪兰也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失败者,多么可悲。

拉诺贝博士的教学过程其实是运用了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又称为情感教学理论,它主张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认为深厚的师生情感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形成“真实、完整的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将愉快的和温暖的人际关系置于学科、技能和秩序之上”。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协调统一,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要将知识填鸭给学生,应该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罗杰斯在其《心理疗法与教学中有重要意义的学习》中提出:“教师若能热情接受学生,无条件地、积极地对待他们,真正理解其接触新材料时的恐惧、期待和泄气的心情,那他就为建立学习条件做了大量工作。”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对于学习者本身情感的满足,运用人本主义教学理念所倡导的以人为本,赢得学习者的信任,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提升学习者学习动机。

另外,阿基拉的成功也源于拉诺贝博士重视了阿基拉的个性的发展。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学者要充分尊重并善加引导。影片中阿基拉要参加单词拼写比赛,这对于不同学习者来说是如此枯燥与乏味的简单机械记忆,但其实简单的字母连接却蕴涵了巨大的魅力。如何让一个11岁的孩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无疑是老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没有干瘪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没有枯燥无味的练习,拉诺贝博士是在用心与阿基拉交流。他注重发现阿基拉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阿基拉在拼写单词时总是习惯性地用手拍腿,她在潜意识地找出拼写单词的节奏。拉诺贝博士发现了她的这一特点,没有死板地让她改掉“小动作”,而是鼓励引导她找出属于自己的节奏。正是这一发现使阿基拉在以后的比赛中获益匪浅并最终取胜。重视学习者个性的发展,罗杰斯的个性理论又称“自我学说”,这种学说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必须依靠自己发现、发展和完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我’,依靠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所获得的经验,并借助于情感和认知合二为一的认知途径,形成一个充分独立的、创造性的、充满着真实、信任和移情理解的完整的人”。影片中的阿基拉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的良师,没有让她感受到任何的压力,发挥出她最大的潜能。当阿基拉摇动双手,在赛场上以跳绳的姿势背出单词时,裁判露出困惑不解的神色,没有人这么背单词。但这就是阿基拉,是尊重个性发展成就了这个小神童。

种族问题

观赏这部影片让人有一种心疼的感觉,小女孩阿基拉的家庭背景和她最后荣获冠军后的成功更衬托了她生活的苦涩与艰辛。6岁的时候爸爸在下班的时候中枪身亡,二哥是街头混混,姐姐已经有一个小孩,却从来没见过她丈夫,妈妈在一个医院做护士,努力挣扎维持着这个家。阿基拉一家生活在一个比较穷的社区,房屋破旧,周边的公共设施很不完善,而且经常有些黑人的小混混晃来晃去,治安也不是很稳定。美国的社区的层次真的是很明显,中产阶级小区和劳苦大众的小区,无论从居住情况到治安到教育都会差很多。

阿基拉接受了一位来自中产积极家庭的朋友邀请,到一所条件较好的学校交流拼字学习经验。影片通过阿基拉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美国黑人与白人生活状态的巨大落差。公交车沿线景色的、建筑的改变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从破旧的社区逐渐过渡到了摩天大楼,豪华的购物场所,优雅的休闲餐厅,沿线白人女孩们驾驶豪华跑车,欢声笑语。阿基拉看到这情景她笑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太多的愤懑,嫉妒之情,她只是感受到了这种生活状态的快乐。而对于一个在下层苦苦挣扎的中年黑人妇女来说,却是另一番感受。这也就是为什么阿基拉妈妈对于她去贝弗里山庄那一带生气的原因,因为自卑也就觉得有点难堪。

影片通过阿基拉以及她身边的小人物的生活经历逐一向我们揭开了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美国黑人生活现状。阿基拉的妈妈本来是个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获得了奖学金升入大学就读医科,她本来可以成为一名成功的医生但最后却选择了辍学。她在一个满是白人面孔的学校里感觉到格格不入,失败仿佛是她的最终归属,最终她选择了逃避。当她的女儿要面临挑战时,她百般阻挠,她恐惧女儿也会有一天和她有同样的遭遇,因为她坚信失败是属于她们的。种族问题一直在美国存在,而美国黑人从整体上的被隔离或是边缘化的地位从其被迫来到美洲大陆就已经根深蒂固地扎在这片土地上了。承载这沉重的痛苦的民族历史,种族歧视、隔离以及各种社会不平等都强加在他们身上。置身于这个承诺帮你实现任何梦想的国度却又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很多美国黑人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逐渐迷失自己。影片开始阿基拉的独白就预示了影片将会探讨这个敏感的话题。“你知道那种感觉吗?无论你做什么或在哪里,都感到格格不入。我不知道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感觉:孤立、疏远或是不融合。不是,都不对。”这是一个仅仅11岁的小女孩切实体会,她的脸上看不到快乐,她的眼神迷离困惑。这个本应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花季年龄的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成人化的感受呢?

种族主义问题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黑人的教育问题。虽然经过民利斗争,美国的黑人教育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这并不代表教育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阿基拉的单词老师拉诺贝博士虽然已经成为一名体面的大学教师,但当他回忆起自己参加拼字比赛的经历时,仍然很有挫败感。白人学生会有自己的辅导老师,配备良好的教学资源。而拉诺贝博士没有任何外来的帮助,一切只能靠自己奋斗。他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还是很快就被淘汰了下来,他的经历中也曾被打上了失败的烙印。这很明显是教育不公平的体现。教育的不公平必然导致社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差异。从20世纪70年代起“下层阶级”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大部分美国黑人,因此,美国黑人的经济和教育问题也从归咎于种族障碍而正式转向下层阶级地位。

影片最后一个片段阿基拉参加拼字比赛决赛时,阿基拉的亲人、朋友、同学们,甚至是陌生黑人们都参与到了比赛中,在赛场上、在电视机旁为她打气加油。没有了平日里的彼此冷漠,那一刻他们所有人都凝聚为一个整体,为能够代表他们的这个黑人小女孩呐喊,阿基拉赢得的不是一个小小的奖杯,而是无数黑人曾经追求成功、渴望得到认可的梦想之杯。影片前半部分刻画阿基拉的小小自卑的一些表现以及她不同意参加拼字比赛,为后面的剧情扭转作了成功的铺垫。这样的对比很容易让观众融入角色,跟着小女孩一起克服自我。影片的主旋律带上励志色彩,很成功地博得了观众的认可和理解。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故事背景设置得很好。从黑人电影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生动,不刻板。没有大是大非,没有仇恨冲突,一切都是平实地娓娓道来。影片真实地展现了小女孩阿基拉的蜕变,她自卑过,怀疑过,忧郁过,动摇过,但最终她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信。是家人、朋友、老师的理解成就了阿基拉。影片结束时画面非常温馨,阿基拉在拼出最后一个单词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奖杯,而是曾经给予她关爱和鼓励的身边人的笑脸。观众在感动振奋的同时也在反思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它不单单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会教育。只有在一个健康、平等的社会体制下才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评述[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0.

[2] 刘宣文.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评述[J].浙江师大学报,1999(02).

[3] 李雪梅.从美国黑人情况看美国种族问题[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03).

[4] 陈铭道.黑皮肤的感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张玲(1978― ),女,河北保定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音乐与电影的美妙和谐 下一篇:死亡映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