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网GIS的电力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0 07:29:01

基于配网GIS的电力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网规模因需求量的增大而扩张,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我国当下,主流的电力巡检方式中,大部分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的,这些巡检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引发失误。基于GIS的电力智能巡检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巡检工作的智能、高效、科学的管理。本文主要对基于配网GIS电力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GIS;智能巡检系统;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61-01

做好电力设施的巡检工作,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电力设施的巡检,能够帮助了解电力线路的运行状况,便于及时发现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将这些问题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而基于配网GIS技术的电力智能巡检系统能够高效的做好电力设施的巡检工作。

一、我国电力配网巡检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对电力设施进行巡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还能够在线路设备发生隐患的最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地处理完善工作。但是在电力配网的实际巡检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 巡检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巡检工作中,一些巡检工作人员往往图简便忽视了对一些设备与线路的巡检工作或者对一些关键环节的巡检不细心,这样就很难保证电力线路和设备是否处在安全正常运行的状态[1];

(二) 巡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一些巡检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对检查的线路以及设备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因此在实际巡检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舍本逐末和不知道设备检查要素的情况,这也给了解线路真实运行情况增加了难度;

(三) 巡检工作复杂,人工效率不高。在当下,我国巡检工作是采用笔记记录的方式进行的,不仅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工作量繁复,容易造成资料缺失的情况,这样也就很难保证巡检工作的效率。

(四) 评估考核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并没有深入到巡检工作第一线中,只能单纯的依靠巡检笔记记录的资料对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对巡检人员的工作质量难以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评估和考核[2]。

二、GIS技术以及GIS配网电力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GIS技术概述

GIS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它是通过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系统的支持,对某个确定区域的地理分布数据实现从采集存储到分析描述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完成需要经过对问题的定义,获取相应的硬件及软件设备,采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的分析、揭示和展示这几个阶段。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该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电力巡检工作中,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好地图和数据等信息进行管理,高效的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巡检工作。

近年来,国外的GIS技术发展较快,针对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开发出了MGE、GENAMP等相关软件。而我国的起步相对而言较晚,还需要对GIS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来实现GIS与企业或者组织的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二者的兼容。

(二) 基于配网的GIS电力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原则

1 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在系统的设计中不仅使用先进的软件平台而且对硬件设施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计算机技术等等研究成果在巡检系统中的成功运用,,保证系统的与时俱进与先进性。

2 保证系统的开放性。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设计的时候,要严格保持系统的数据库、网络协议等等都按照系统设计的规定来进行,确保巡检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兼容,达到无缝连接的效果[3]。

3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系统的开放性和先进性的前提下,要严格硬件的选择标准,根据性能优良、质量过硬的原则来选择,此外,对加强系统的数据库中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保证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

4 保证系统的扩展性。巡检系统的配置齐全,硬件能够形成多样化的组合,软件设计在模块化的结构中不失层次化,不仅能够方便系统的升级和维护,也能够满足各种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5保证系统的易操作性。在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要保持操作界面的人性化和简便化,方便用户获得较好的操作体验。

三、基于配网的GIS电力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GIS电力智能巡检系统结构的设计

GIS配网巡检系统的设计较为繁复,要在保证系统实用和安全的前提下还要保证能够处理好用户的需求,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巡检工作。巡检系统由设备标识、移动巡检终端、巡检工作站、巡检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通信网络以及其他相关系统接口组成的[4]。

1 设备标识

需要巡视的设备上面有特殊的标识,设备标识管理终端能够使用扫描工具实现对设备的标识进行扫描,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识别、定位工作。

2移动巡检终端

移动巡检终端不仅仅便于携带,而且在现场工作的时候能够灵活的实现对设备数据的记录和设备的巡检工作。

3巡检工作站

巡检工作站是对巡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维护和展示的地方,方便对巡检数据的处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数据资料的丢失。

4 巡检数据库服务器

巡检数据库服务器通常安装在电网企业的数据信息处理中心,能够实现对巡检系统的设备、以及设备在运行中的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数据库对巡检信息的管理是通过局域网与所有巡检工作站进行连接来实现的。

5 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能够实现电网企业的局域网、服务器、巡检工作站、web浏览用户中的连通,是巡检工作站与巡检终端实现数据信息传递的桥梁。

(二) 智能电力巡检系统实现的功能

整个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1巡检任务的管理:巡检任务的创建、传递、下载、上传。通过对巡检任务的有效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了解设备的缺陷情况。

2巡检记录的查询、统计、分析:在这个功能里,能够有效实现对巡视人员、所属区域、巡视时间段、巡视次数等等进行分析,并找出存在问题的缺陷设备并加以完善。

3 对用户的管理。在这里,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部门的信息以及人员工作情况和访问权限等等信息进行管理[5]。

(三)智能电力巡检系统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电力巡检系统能够下发巡视任务,明确获取设备的缺陷问题信息,能够有效地提醒巡视人员避免漏检,加强了对缺陷设备实际情况的编辑和描述,便于巡视人员对缺陷的深入了解,而且还能够将缺陷表明在配网的电子图上面,便于对缺陷设备的具体信息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很明显的提高了巡检的效率[6]。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巡视系统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就基于配网的GIS电力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要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对GIS电力智能巡检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余泳欣.对配网GIS系统在配网自动化中应用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4,34(18):99-100.

[2] 黄优哲.配网GIS系统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67(39):120-121.

[3] 周良成.基于配网GIS的短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与实现[J].2012,109(110):89-90.

[4] 徐敏,贺燕,吴旭静.金华配网GIS系统电网拓扑模型分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78(14):309-310.

[5] 殷瑾.基于GIS的电力配网系统研究[J].2011,401(23):112-113.

[6] 陈丹燕,赵强.基于J2EE和ArcGIS Server的配网GIS研究与开发[J].现代电力,2010,27(109):190-191.

上一篇:大花水电站厂房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荷载试验 下一篇:试议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