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时间:2022-10-20 07:12:00

电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摘 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和特高压网络的建设,我国电网向着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的方向不断发展,面临的电网安全形势也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有效分析我国现阶段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对提升电网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了实施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电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电网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电网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120-0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行业,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不仅与电力企业自身效益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我国电力安全管理的制度正日益完善,但与此同时,受到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文章将就此展开分析。

1 实施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一直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2013年,为了适应“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和特高压电网的发展需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大安全”的电网安全管理理念,致力于大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将安全管理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

作为国家支柱性行业,电力生产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高速旋转器械多、包含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等在内的特种作业多。工作环境的恶劣和高电压情况使得电网生产的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电网安全管理重要性突出。

电网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随着我国建设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深入,大电网运行面临的潜在威胁也日益增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引发大面积的连锁事故。

2003年的美加大停电和2006年华中电网因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误动作带来的大面积解列与低频振荡事故就是突出教训。

2 我国电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我国一直重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各级电力安监机构的建立和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的出台都彰显了国家保障安全生产的决心。但与此同时,受到人员、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影响,我国电网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电力设备和安全器具的保护与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电网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方面。在我国电网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设备和安全保护器具也日益增多,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但是,基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设施很多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等问题,给电力设备管理带来困难。一方面,各类输电和配电设施被非法盗窃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电网安全运行。另一方面,面对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电力设备也频受影响。2008年大雪和覆冰灾害,就导致了福建电网大规模的输电线路倒塔和电力设备受损。

此外,在安全器具管理方面,也存在保护与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的问题,一些基层的供电所或中小型变电站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器具质量不达标、定检工作流于形式、老化设备超期使用等问题,对现有的安全器具管理,存在标识模糊、摆放杂乱、管理不严等情况,给设备的管理和安全使用带来隐患,增加了安全事故可能性。

2.2 电网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有待提升

尽管电网安全管理对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有着严格的规定,并就安全作业持续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宣传和培训力度,然而,电网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仍有待提升。集中表现为习惯性违章和无票作业等不按规程操作的情况。

我国的电力安全管理经历了从事故管理到隐患管理的转变过程,通过安全管理制度化和现场作业标准化来完成对隐患的管理和预控,员工的习惯性违章是发生电力事故的重要原因,由思维定势和侥幸心理导致,电力一线员工的工作比较枯燥和单调,面对的突发事件多,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可能为了 “省力、省事、节约时间”,而选择习惯性违章。此外,作业中的大意和麻痹心理也可能导致有些员工在进行简单操作时,认为已经进行过很多遍,不会存在问题,而选择节省时间,不办理操作票就开始操作,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3 电网企业安全监管的力度有待强化

安全监管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电力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电网企业在日常管理中相对存在着“重经济轻安全”的观念,将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日常安全管理,或是只重视大型工程的安全管理,电力安全监管措施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多流于开会、讲话、宣传等表面,而未能彻底执行到实处,导致了安全隐患。

此外,在电力施工现场,还存在电力运行规程修订不及时、“两票”执行情况不良、应急预案管理不完善等情况。安全监管力度的缺乏,造成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说起来次要,影响了“严、细、实”的工作作风的养成。

3 我国电网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

针对上文分析的电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3.1 构建良好的电力设备和安全器具保护与管理环境

首先,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工作,加强防盗措施。

其次,针对电力设备运行面临的各类恶劣自然条件,建立对灾害事故的研究,建立相应的事故预警和应急机制,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电网技术方面,加大对灾害防治技术的投入,例如针对冰灾开展融冰技术、光纤集成纵联自动切换技术等,为电力设备运行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再次,加强对安全器具的管理,建立一整套包含器具选型、器具管理、使用规程、维修和报废在内的管理制度,并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与管理制度配合建立相应的档案制度,填写相应的设备使用记录、修试记录、报废申请等材料,以便进行设备管理和责任挂钩。

3.2 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电网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

全责任心

如上文所述,电网安全管理不仅包括设备安全,也包括人身安全,基于电网企业员工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不够强的情况。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警句征集和安全文化宣传等,通过现场画面的还原,给予员工以警醒和教育。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帮助他们建立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提升他们的岗位技能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3.3 加大对电网企业安全工作监管的力度

首先,加强反违章工作,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从制度上规范电力安全操作规程,针对习惯性违章展开专项整治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常态化管理。其次,求真务实,要求将安全工作监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而非停留在口号与书面范畴,领导干部应该树立“轻看成绩,重看问题”的安全政绩观,反对形式主义。安全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取得速效,必须坚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和执行力度。此外,完善奖惩制度,适应不断发展的安全形势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有利于安全工作开展的创新手段给予奖励,对发现的习惯性违章和无票操作等情况给予惩罚,做到制度严格、奖惩公平、强制约束。

4 结 语

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给电网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电网安全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如何推动员工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进一步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新形势下电网安全工作的发展,是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研究的新命题。

参考文献:

[1] 尚海平.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探析[J].湖北电业,2008,(6).

[2] 孙爱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09,(20).

[3] 王友权.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J].通讯世界,2013,(3).

上一篇:浅谈路面基层贫混凝土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下一篇:高效课堂务必戒绝“五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