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中的几点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20 07:08:56

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中的几点问题探讨

摘要 通过工作中对科技书稿的编辑加工,总结了科技书稿加工中在规范文字使用、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书稿信息的统一和网络工具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谈了一点体会。科技图书编辑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才能提高图书质量,同时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养。

关键词 规范;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统一;网络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32-02

编辑加工环节是控制图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是广大编辑在工作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图书编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图书的整体质量、读者反馈情况和市场影响。所以,研究书稿的中的出错规律,提高编辑的加工水平,对于提高图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结合在工作实践中的总结体会,对技书稿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规范文字的使用

在科技书稿的编辑加工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不规范的词语表达。比如:化学成份、制定、通讯设备等等。这些词汇的规范写法应该是化学成分、制订、通信设备等。使用汉字表达的语句就要遵照并正确使用规范汉字。所谓规范文字就是统一文字的形体标准,每一种文字都有统一的形体标准。规范汉字的标准有《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等。

在规范汉字的使用中有一些特殊情况也是要注意的。比如,古代的人名要遵守真实的写法,不能随意修改成现代汉语的表达,比如毕的不能写成升。还有在化学中的金字旁一个羊是一个表示化学名称的词,而在规范字中则不存在。这些不规范汉字的使用要格外注意,不要因为不知道这种表达而闹笑话。所以编辑在加工中遇到疑点要勤查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避免出现对的改错的情况。

2专业术语的学习

各学科的专业术语不尽相同,所以对于科技图书编辑的要求就比较高了。专业术语是指各门类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比如在科技图书中经常出现的“硫磺”改成“硫黄”、“络合物”改成“配合物”、“摩尔数”改成“物质的量”等等比较常见的一些化学方面的专业词汇,在平时工作中就应该积累熟记,遇到了能够很快识别出来。

不同的行业中同样的意思可能表示的方法不尽相同,比如冶金专业中的“量活”这个词其实就是测量的意思,所以编辑在加工书稿中就不能修改,要遵照行业习惯或者行话。有些专业的名称可能并不符合规范词语的表达,比如地质专业中钻探样品称为“岩心”,这个岩心不是“岩芯”,而其实它就是芯的意思。这也是专业术语表达的习惯用法,与它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编辑需要不断地学习掌握专业术语,不仅是本专业的,也要涉及其他各个专业领域,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字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夯实业务能力,提高编辑加工水平,进而提高图书质量。

3专有名词的变更

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作者,往往会使用一些已经被淘汰的专有名词及其单位量纲,比如粘度、千卡、当量浓度、公斤每平方米、克离子每升等,我们现在使用的词都是黏度、千焦、浓度、帕、摩尔每升等替代了原来这些被淘汰的名词。尤其有些科技名词与编辑的专业差距比较大,在加工整理中就会难以识别出错误。这都需要编辑不断地学习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与作者联系沟通进而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再版或重印的书稿中出现的旧国名和地名要注意文中出现的时间范围,不能轻易将原名改为现有名称。比如:文中提到1963年苏联的事情,这时就不能将“苏联”改为“前苏联”,因为在1963年时就是苏联,所以不能更改。还有讲到前苏联的某个地区,现在可能是几个国家,这种时候还是要保留“前苏联”,意义更为准确。同时,还有一些国名和地名,容易写成音形相近的字。例如,波多黎各写成波多黎哥(后面的错),佛罗里达写成弗罗里达,得克萨斯写成德克萨斯,巴塞罗那写成巴塞罗纳,维也纳写成维也那,等等。

4书稿的信息统一

科技书稿中,专业内容的把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中一些非专业内容的对错也严重影响着书稿的质量。所以,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正文、辅文及图表内容的一致性,使其表达统一,前后呼应,做到全书的统一完整。

信息统一应做到封面与扉页信息一致;书眉与正文内容一致,书眉篇、章、节的标题和页码应当与正文内容呼应;图表不能与对应正文距离太远,图标的排序应当与图表名及正文一致;对于一些在文中出现频次非常高的词汇或专业语言,也要全书统一规定,不能前后不一致。比如:矿物加工专业的书稿中出现“浸出”和“溶出”,两者意义相同,则需要全书统一,统一使用“浸出”,不能再出现“溶出”等说法;机械专业中经常提到的“电机”其实基本讲到的是电动机,书稿中如果同时出现“电机”、“电动机”,可能会产生歧义,误认为这里的电机包含发电机的意思,所以需要统一成“电动机”或者“电机”(在文中标明电机全指电动机)。

5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和互联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编辑的工作也逐渐实现了办公现代化和网络化。在编辑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办公操作系统。编辑加工书稿时,对稿件的修改、增删、调整、版面处理等工作,都可以通过办公软件来实现,节省了许多环节和人力,使得工作更加高效紧凑。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遇到任何需要查阅资料的地方,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搜集相关资料,较快地解决问题。这比以往翻阅词典和规范等更加的便捷,同时获得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比如“给力”这个词,在工具书中查阅就比较困难了,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工具的优越性,查到它的涵义。如今一些新词汇的出现,尤其是最先从网络产生的词汇,编辑工作中更要留心,也要及时翻阅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国家标准规范,规范化地使用网络词汇语言。

在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中,利用电子邮件或者网络聊天软件可以很快地传输文件、沟通问题等,大大节省了时间,并且使得编辑与作者解决问题快捷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6结论

本文是对科技书稿中编辑加工问题的一点总结和探讨,编辑加工中的问题特别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编辑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养,进而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为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宁小彤.科技书稿错漏举隅[J].科技与出版,2010(11):36-38.

[2]王友富.编辑加工“四步法”[J].中国出版,2010(23):49-53.

[3]杨锡庆,黄光立.重视核对正文与辅文及图表的统一[J].科技与出版,2010(12):36-37.

上一篇:气象服务类节目模式的嫁接与再生 下一篇:基于媒介形态演变下的新媒体传播科技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