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说服教育法

时间:2022-10-20 06:32:35

浅谈教学中的说服教育法

摘要:说服教育是教师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正面教育既符合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目的和要求,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服教育应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另外,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

关键字:说服教育,师生谈话,树立榜样

Discuss on persuade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Zhanghong

Yuanba No.1 junior school in yuanba district in guangyuan of Sichuan

Abstract: persuade education is a teacher in a positive facts, principles, examples inspire and guide students. Positive education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socialis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purpose and requirements, bu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age of the primar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Persuade education should improve students' moral knowledge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behavior motive. In addition, persuade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rt, interest and with fun activity inspire motive.

Key words: persuade education, conversion, set a good example

所谓说服教育是指教师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正面教育既符合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目的和要求,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意志、思维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正面引导,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方法提高认识;中年级要给予典型示范,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以高水平的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另外,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

教师通过典型的人和事,采用情理交融说服法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易于学生接受。但在说服时必须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以提高思想认识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说服教育方法的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在实践中采用的有效方式。

1、讲解:向学生讲解清楚社会和学校的道德规范要求。可以系统讲,也可以专题讲,时间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但必须目的明确,观点鲜明,有的放矢,有说服力,使学生感到深切而意切,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伴随着身体上的发育,他们的心理社会能力也在迅速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以高水平的说服教育。如:我班(六年级)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新学期一开始上课就不专心听讲、下课懒惰得不完成作业,各科老师都有所反应,我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他在新年里听到爸爸和妈妈谈到没文化一样挣大钱,读了书也没多少出息,再等两三年也带他去打工挣钱的事。我告诉他:你不是想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吗?我们不是为自己的理想而活吗?只有读书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才能拥有知识能力、才具有真正的本领;自甘堕落者,不算好汉,现实社会没文化只能吃苦、吃亏。他听之后,充满信心的说:“老师,我一定要实现我的理想,好好读书,回家还要说服我的父母。”就这盏明灯照亮了他的心灵,让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谈话:教师与学生当面交换意见,是说服教育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在课内或课外进行,也可以在集体或个人中进行。谈话时要确定谈话的对象、谈话的目的、谈话的时机、考虑谈话步骤,选择有说服力的材料,还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详细的调查了解。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我认为小学教学借助集体的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作为班级的成员之一,既是群体心理的“载体”又是群体心理气氛的酿造者,应当更主动地采用各种措施(如说理、暗示、感染、组织分工等)去影响和启发班级群体的心理。如: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天气确实有点冷,同学们早已缩成一团了。我正寻思着怎样激发学习动力时,眼前一下浮现出了窗外的三棵树:一棵柏树,无论炎热与寒冷都是四季常青;第二棵树,正长出新枝嫩叶伸长了脖子与严寒作斗争呢!第三棵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了,被恶劣的气候吓倒了。“同学们你们想做那棵树呢?”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昂起头,异口同声地说:“前两棵!”,我适时地抽了一位同学问:“为什么呢?”“我们要作一个不怕困难的勇敢者,而不做只怕困难的弱者!┄┄”接着就只听到哗哗的一片掌声。就这一把金钥匙,一下子就能打开学生心头的锁,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

3、树立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英雄事迹影响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还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易于感染学生、陶冶情感、激励意志、改变精神、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对于以后如何去做才具有示范作用,也容易接受。)。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在遵守纪律及学习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觉得课堂上使用这类榜样教学的方式较有效。

今天的儿童、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他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成人们未曾经历过的。我们只有尊重、信任学生,学生才会心悦诚服。更要利用孩子具有积极向上、敏感、可塑性强的特点,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培养孩子的各种生活技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负起更大的责任,使他们成长为健康的成年人。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供参考,希同行们在运用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有所创新。

上一篇:比较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