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HSE体系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方法

时间:2022-10-20 05:12:44

浅谈HSE体系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方法

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石化行业广泛推行的先进管理方法,它强调通过系统化预防管理机制以彻底消除各种事故、环境污染和职业病隐患,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环境与健康业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和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企业对于安全和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掌握和运用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成为当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七大以来,企业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大力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安全环保责任,实现了安全环保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环保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公司根据发展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并从体系中形成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方法。

安全是HS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构建,作为基层一名从事安全的工作者,要认清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然道路就是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道路。从员工的行为入手,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确立企业的安全目标,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由此营造员工心理认同和具有团体凝聚力的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通过安全文化的构建,影响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以文化的力量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这样才能抓住安全文化构建的实质和根本内涵。

1.加强安全文化宣传,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对生产力水平低而易发生产事故的补充和完善。我们的安全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公司非常重视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安全意识,把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当作安全生产的灵魂来抓,通过启发、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筑起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

2.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科学化管理

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现场的班组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层层落实好岗位职责,使生产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日常生产过程中公司及各基层车间要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识别与控制各岗位上的危险源及隐患,熟悉掌握并有效控制危险源,制定对应方案、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各岗位、各工作区域的安全隐患。

一是发挥好理念带头作用。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基层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三是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危害员工健康时,不得盲目指挥、违章指挥,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四是落实制度“严”字当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员工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要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做到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暴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好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五是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综合治理,总体推进。

3.持续培训,重视效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在日常安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培训当作做重点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项根本性手段。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技能,确保安全生产。

以公司一基层车间为例:重组至今,通过深入改革,创新学习方法,结合实际岗位要求,完善HSE培训内容,该基层车间打造成了一支“技能过硬,素质优秀,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有效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建设。具体培训要领如下:

3.1结合实际岗位,贴近日常工作

如:2010年全年培训中,培训内容浅显易懂,实质培训单一笼统,平均每个培训班次参加20人,全员参与率较低,参加培训的员工数还不到车间总人数的一半。从取得的实效看,员工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并没有增强,日常习惯性违章的行为仍在继续。

随着车间对外服务范围的扩大及员工队伍多岗位、多技能人才的增加,车间深入完善培训制度,利用两年多的时间,以联系实际工作、贴合不同岗位为契机,逐步实现了培训效果显著、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新模式。直至2013年,全年共制定培训计划10次,基本实现了全年覆盖、逐月培训,主要类型包括:HSE体系知识、安全基本常识、目标指标分解、职业病防治知识、消防知识及防火应急演练、防汛应急演练、环保知识等共10项,涉及岗位包括:车间管理人员、技术员、气焊工、库房保管员、上井倒运工、搬运工、材料工共7类,培训方式改变为课堂、操作、研讨、告知,将具体岗位员工及操作项目量化到各项培训。

通过对2010年至2013年期间车间相关安全隐患分析、上报事件、日常检查等相关信息数据统计来看,员工逐渐熟悉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增强了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置能力。

3.2培训师队伍的壮大和持续改善

2012年初,基层车间培训师队伍在原有单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了以车间主任、书记、三名专业技术人员、四名操作技能骨干为团队的专业队伍。形成了知识技能全面化、教学方法创新化、教材开发实用化的新模式。

3.3立体化教学替代传统单一模式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表、数字、事例等形式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室内与现场相结合、模拟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从操作的步骤、程序、规范、关键点等方面着手培训,这样可以让员工比较轻松的具备应知应会,还能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有章可循。

全体员工有信心实现教育培训覆盖率100%、教育实施率100%、人员参与率100%的工作目标。

总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环保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充分认识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每一位员工都有责任为公司HSE建设工作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公司良好的HSE业绩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论有线电视地下管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 下一篇:试析如何通过园林技术提高水土保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