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时间:2022-10-20 03:41:57

过敏感性休克是机体一种急性速发型变态反应,当致敏原与体内相应抗体相互作用后,释放生物活性物质,致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发生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就我科抢救的1例静滴清开灵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岁,因发热1 d,在个体诊所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吉他霉素注射剂0.2 g,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清开灵注射液10 ml,静滴1 d后发热渐退,在第2天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组10 min后,患儿突然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继而出现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四肢厥冷,出汗伴全身皮肤出现荨麻疹的情况。个体诊所医生立即停止输液,送我院来就诊。入院时查体:体温38℃,脉搏120次/min,血压50/30 mm Hg(1 mm Hg =0.133 kPa),体重15 kg。意识不清,颜面皮肤苍白,全身皮肤遍及荨麻疹。咽部充血,双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纯正,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厥冷,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入院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立即进行抢救,予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0.5 g,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5%葡萄糖注射液50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点,抢救约20 min后,患儿神志恢复清醒,自觉症状缓解。又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维生素C注射液1.0 g+肌苷注射液0.2 g+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0 mg+辅酶A 50 U,1 h后患儿血压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继之,做头孢曲松钠试敏阴性后,予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头孢曲松钠注射液1.0 g+利巴韦林注射液0.15 g静滴7 d后患儿无发热,咽部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病情痊愈出院。

2 讨论

经询问患儿家长,得知:患儿从未使用过清开灵注射液,患儿在第1天应用后无任何反应,第2天应用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所以诊断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成立的。清开灵注射液在古方 “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以现代技术研制成的注射液,它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综合功能。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①具有明显的抗细菌、抗病毒的作用;②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自然免疫细胞吞噬功能和加速对病原微生物清除的作用;③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提高机体细胞对低氧耐受性的作用。所以临床上普遍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肝炎、脑出血以及高热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偶有过敏反应,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昏、皮疹等症状。但该病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且起病急,来势凶,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警惕和重视,尤其对首次应用清开灵的病例应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收稿日期:2008-12-22)

上一篇:腹式与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下一篇:医护礼仪的教学及考试方法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