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

时间:2022-10-20 03:19:58

浅析“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

摘要: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从税收政策、结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化改革,其中“营改增”就是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改革的典型代表,我国的税收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过税收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广大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平稳发展。文章就 “营改增”带来的创新、效应和如何有效实施进行解析,为广大企业落实新时期政府“营改增”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创新;效应;措施

“营改增”的实施改变了企业税收的结构,避免了款重复征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为企业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国家有效的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和促进了一些产业的壮大,改变了整体的经济结构,所以企业要正确认识“营改增”这一政策,合理利用“营改增”,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有效的实施“营改增”。

一、“营改增”的提出、含义和发展历程

(一)“营改增”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对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先的增值税制度和营业税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的发展,原因主要就是由于经济市场化之后商品和服务之间的界定变得模糊,导致界限划分逐渐弱化,营业税如果与增值税同时存在就会对税收征管工作造成较大的阻碍,而且还不能消除重复征税的现象。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氛围中必须调整税收制度,通过税收制度调整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企业的负担,降低物价,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搞活经济,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施行“营改增”,利用这一举措来维护税收的中性原则,遏制税收流失,达到结构性减税的目的。

(二)“营改增”的含义

“营改增”顾名思义就是营业税向增值税的一种转化。具体的说就是原来企业应该征收营业税的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而增值税征收的范围要小于营业税,只对产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进行税款收缴,这样一来就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现象,征税环节更加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这种税收制度是我国新时期税收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它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了供给侧结构性的变革,因此要重视这一政策,合理使用这一政策。

(三)“营改增”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的税收组成之中,营业税和增值税处于核心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营改增”政策所涉及的行业和推广的地区在逐渐增加,到目前为止,大体上可以把“营改增”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点运行阶段。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营改增”试行方案,选择试行的对象是上海地区的交通运输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到2012年年末试点区域已经增加到8个省市;第二阶段全国推广阶段。2013年8月起“营改增”已经全国实行,而且将广播影视行业、铁路运输行业和邮政业纳入其中;第三阶段是行业拓展阶段。2016年5月国家开始全面施行“营改增”,把建筑业、金融服务行业、生活服务类产业、房地产等全部纳入其中,致使我国的税收制度进行了一次深化的改革,规范了增值税,取消了营业税,减税金额达6500个亿左右。

二、“营改增”税制的创新之处

在我国原先的税款征收中,除了建筑以外的第二产业都要进行增值税征收,而营业税的范围则囊括了所有的第三产业。“营改增”税制的出现消除了企业在传统的营业税和增值税缴纳过程中所产生的重复现象,减少了企业负担,使企业税负更加科学合理;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丰富,但是传统的税收政策对劳务出口方面没有针对性的退税制度,导致我国劳务出口难,相关的企业发展较慢,与此同时也使我国的新型服务类产业发展受限,“营改增”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服务与商品之间的区分日渐模糊,以价格增值部分为依据来征收增值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以“营改增”是大势所趋;“营改增”涵盖了很多新型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新增了11%和6%两档税率,增强了税收的精细化征收与实际情况的匹配程度;“营改增”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促进了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快了企业转型的速度,推动了一些行业的纵深发展,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营改增”所产生的时代效应

(一)“营改增”优化了我国税收体制,以企业利益为核心,与国际接轨

我国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税收制度要以经济建设为依据,要以纳税人的利益为核心,尽量减少因税收给纳税人带来的压力和负担,要通过税收促进市场资源优化。“营改增”以企业利益为核心,既优化了我国的税收体制,使之与我国的发展相协调,与经济全球化接轨,又消除了原有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共同征收所带来的商品之间发生的相对价格扭曲,加强了增值税的抵扣额度,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有助于企业资源优化和体制改革。

(二)“营改增”所产生的减税效应显著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相关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政府只有拉动内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放宽原有的货币控制政策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所以结构性减税成为了政府减税的核心,科学的进行税收结构的优化和审计是施行结构性减税的重点。“营改增”就是施行结构性减税的关键性手段,通过这一举措减少了企业的纳税额度,为企业提供了更充足的运作资金,使税收中性的原则体现的更加明显。

(三)“营改增”优化了产业结构

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是整体的产业结构还不是很科学,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征所引发的重复征税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合理避税在企业内部成立与生产相关的服务业,这样可以避免缴纳服务业外设带来的营业税。这就使企业形成了一种精细化分工越强、服务类外包越多、专业化程度越高所要缴纳的税务就越多的思想认识。可想而知,这种思想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和产业的结构优化。“营改增”的出现消除了这一现象,促进了企业的精细化分工和纵深发展,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进步和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存在重复缴纳税务的问题,增强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营改增”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弥补了我国劳务服务出口退税方面的政策缺失问题。增值税可以进行出口退税,而且通过这种退税方式可以使税负达到零,化解了我国劳动力服务出口的困难,打破了传统的营业税和增值税给企业服务贸易出口造成的负担,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我国的贸易额度,还解决了因就业问题而带来的社会压力,使劳务出口类的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五)“营改增”促进了资本的有效运营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营改增”所具有的减税效应为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一些资金持有者在“营改增”的促进下增强了投资的积极性,加大了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因为这一政策使他们看到了税收优惠而带来的经营过程税收压力的降低。除此之外,这一政策还减少了政府税收征收之后再进行经济建设投入所带来的时间和方向上的差异所产生的损失。企业直接用这部分资金来解决问题,实效性更强,作用更明显,资本利用率更高。

四、“营改增”高效实施的对策

(一)企业要提高员工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认识程度

对于企业来讲,面对“营改增”的新政策,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税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在“营改增”这一税收政策方面的培训,使大家尽快了解熟悉这一政策,认识到这一政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增值税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对原有的财务和税务系统管理进行改进,使之与“营改增”这一政策相协调,以便企业会计核算和税负核定工作的优质高效。

(二)企业要科学的管理增值税发票

企业要对增值税发票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营改增”之前出现的增值税发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坚决消除。对增值税发票管理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对管理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明确增值税发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对一些不具备岗位素质的人员不予留用,对一些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分。除此之外,企业在选择增值税专用发票供应商的时候要注重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信誉度,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合作伙伴。

(三)企业的税务规划要科学合理

“营改增”是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税收政策,企业要全力配合这一政策的落实。但是企业一定要对自身的税务现状有准确的定位,通过分析,判断这一政策是否适于企业的发展,如果适于企业的发展,那么就要按照相关的流程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以求最大限度的进行免税。如果不适于企业的发展,就要加快改进步伐,力求尽快能适应“营改增”。所以说,做好税务规划,是保证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获利的前提。

(四)建立为推行“营改增”的财政扶持制度

“营改增”虽然为企业带来了很多好处,涉及的行业范围也较广。但是在 “营改增”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适宜的企业和行业,由于施行 “营改增”而导致税负增加,这就影响了这一政策的落实。所以面对这一情况时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财政扶持措施,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企业能更好的度过这一难关,比如说给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帮助企业进行内部税务规划,施行一些额外的免税政策等等。

(五)建立完善的“营改增”政策体系

由于“营改增”政策普及的时间还不是很久,很多省市及相关行业还没有达到高效优质的运用阶段。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建立相关的政策体系去辅助“营改增”政策的落实。“营改增”政策体系建立时要依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现状,对“营改增”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合理考虑,全面把握,才能保证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建议建立如下政策:第一是政府方面要建立《部分服务企业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问题的说明》、《关于规范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发票管理相关事宜的公告》、《有关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纳税人身份认定公告》、《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相关管理公告》以及一些补充性政策;第二是政府和企业都要建立相关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过渡性政策,包括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落实政策,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企业税负加重的处理政策,还有就是企业和政府间的衔接政策;第三是企业和政府都要建立“营改增”政策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办法,里面要包括税收的管理措施、税收的减免规定、税收缴纳时间、地点和方式、企业纳税义务的确定、税率和税额等;第四是企业要建立应对“营改增”的相关方案。

(六)建立地方主体税种与地方税体系,加速直接税体系建设

按照税种归属进行分配,我国的税收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地方税收将减少1/4左右,这将影响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不利于 “营改增”政策的实行。虽然可以进行中央支付来弥补这一不足,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要考虑通过建设合理的地方主体税种与地方税体系,加速直接税体系建设来保证地方财政收入,推动“营改增”政策快速落实。首先就是要Y合地方的产业结构、企业的发展和税收的主要来源进行划分,确定主体税种;其次就是地方税体系建立要科学合理,既不能加重企业负担又能满足一定的税收需求;第三是直接税体系建立一定要灵活实用,充分考虑企业利益,政府要经过实际的调研后进行确定。

五、结语

“营改增”是国家税务体制改革的战略核心,是我国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柱,更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手段,所以我们要对“营改增”有清楚的认识,合理的使用,通过“营改增”来实现企业自身的进步和结构的调整,形成产业的纵深发展和经济的平稳上升。

参考文献:

[1]王洪萍.“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J].经济论坛,2014(08).

[2]章雁.“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J].纳税与筹划,2012(06).

[3]吴厚华.“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解析[J].财经界,2016(12).

[4]王建.“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J].经济科苑,2014(12).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五一社区)

上一篇:论现行体制下中国法律规范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对国际贸易中的蓝色贸易壁垒问题的分析